孫連福
(平泉縣教體局教研室)
音樂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教學內容應選用唱、奏、舞、說等諸多環節來吸引學生,使不同特長的學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同時,可以設置學生自由組合,分組比賽等環節,讓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創立以唱、動結合的課堂結構,使學生在唱中感知,在動中展現自己的創造。動符合兒童的特點,有助于學生理解樂曲中的音樂語言和音樂形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力和創造美的能力,而學生在“動”的過程中也更加熱愛音樂課堂。
語音優美是指發音的準確、清晰、流暢。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表達內容和教學語境,使用更富表現力和感染力的聲音技巧,使語音抑揚頓挫、豐富多彩,這樣既能拴住學生的心,更有助于教學的成功。
在歌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唱歌,還應讓學生根據詞曲的內容,邊做動作邊表演,邊玩邊唱,以啟發學生的想象力。這樣就很容易使課堂音樂進入學生的心靈。
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點。教師要多用鼓勵的語言,對膽小的學生進行鼓勵,有了信心作基礎,學生學習的勁頭就會更大。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人人都積極參與,并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和創新思維,用愛心鼓勵他們大膽探究、大膽創新。對學生的行為多進行肯定、贊賞和表揚,他們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
總之,教師必須采取各種有效形式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讓美的音樂去觸動他們的心弦,讓音樂走進孩子們的心中,才能讓學生真正喜歡上課堂音樂,才能夠使課堂音樂真正扎根于學生心中。
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