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志坤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督導工作有利于規范學校的辦學行為,能夠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督導反饋工作是督導程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督導反饋主要是根據四個版塊內容對學校進行點評和打分,分別為:條件與環境,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學生發展四個版塊。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督導工作的管理、鑒定、導向和改進等作用,在督導反饋工作上有所創新,筆者在此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督評組各成員有明確的工作和分工,深入細致地了解學校工作的真實情況,對自己所負責的版塊內容進行打分,履行自己版塊的職責。督查人員以隨機聽課、問卷調查、走訪座談、校園巡視等各種方式對每所學校進行每月至少一次的經常性督導,對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進行指導和監督,及時地發現問題,向所在學校反饋,以更好地解決問題。
(1)評估學校的設置與班級規模,是否科學合理,具有可持續的發展空間,能夠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2)校舍的建設是否達標。(3)學校的圖書、教學儀器、器材等設備和設施以及體育活動場地是否達到標準。(4)教師配置,師生比例是否合理。
(1)教育管理。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嚴格規范辦學行為,學生免試就近入學,學校均衡編班,有無重點班、快慢班等違法違規行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措施是否有效;嚴格執行國家和省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2)校園環境和校園安全。
(1)聽課。督評人員從每所學校的科任教師中隨機聽課。(2)查閱資料。查閱學校關于課堂教學與管理的相關資料。(3)個別交流、現場考核。分別從教師、學生兩方面去分別了解教師課堂教學的真實情況,尤其對一些非考試學科、德育等課程的開設和教學情況。隨機考核一些教師對課程標準等學科教學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
(1)是否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生活習慣。(2)是否按國家三級課程的要求進行整合,構建開放、動態、多元的課程體系。(3)教師是否在用客觀、動態、發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將評價的著眼點放在學綜合全面生的發展上。
教育督導的目的就是為了發現學校所存在的問題,更好地開展今后的工作。過程性督導在被督導方的工作過程中進行督導,側重于工作目標的達成,與終結性督導的甄別、鑒定、分類、獎懲等有著顯著的區別。在督導反饋的過程中,為順利有效地開展工作,不管是在督導組內部,還在在督導人員與被評學校之間都要形成良好的溝通與協調機制。
督導工作人員應重新進行角色定位,邊評估邊指導。從高高在上的督查者身份上降下來,平等地與被督導方溝通和交流,讓學校對反饋內容作出反應。一方面,因為不是定性評價,被督導者會相對比較放松,不會刻意地去遮掩問題,能夠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與督導人員交流,這樣雙方能夠逐步達成一致的意見,學校明白了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愿意接受改進的建議,明確了工作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大大提升了反饋的效果。另一方面,當前教育改革在不斷深入,各種新情況層出不窮,那么就有可能出現原來制定的標準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發展的新問題。督導的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學校的發展,這樣也就能引發督導人員對此項工作更深入的思考,進而重新探討和細化督導指標體系。
對學校督導給予反饋時,督導人員的語言藝術水平和表達方式直接影響到反饋的效果。在現場反饋時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督導的反饋依據應來自對被督學校真實情況的反映和分析,督導人員應全方面、采用多種渠道和方式獲得督導信息,保證督導信息的全面、準確和真實。由此第一手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存在的問題,提出富有建設性和可行性的方案,才能使反饋具有說服力,使被督導學校的管理人員及教師產生共鳴和反思。
督導人員的反饋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既不能夸大事實也不能縮小事實。一方面,對學校的亮點和特色,以及所取得的成績和辦學經驗要予以肯定和表揚,充分調動被督導學校辦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對學校存在的違背于教育規律的行為和現象,要批評指正,嚴格要求;對一般性問題可以適當地放寬要求,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對有爭議的問題可暫時擱置,或只談現象,引發學校思考。針對所存在的問題,督導人員要主動幫助學校分析原因,指導其如何進行改進,提出相應的方法和措施,幫助學校積極面對差距、樹立信心、改進不足。
總之,督導反饋工作要以促進學校的發展為目的,反饋信息要有原則、有根據、有理論。充分調動學校辦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互相信任、平等合作、共同研究的良好督導氛圍。注重不同學校的差異,衡量和評價的標準和重點也要因校而異,使學校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把督導評價作為學校發展的需要和動力,有效提高學校辦學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和特色化水平。
李霞.特色發展:學校督導評他的價值追求[J].教學管理,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