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詩可
(中北大學)
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研究現代企業培訓遷移現狀及對策的意義在于,現今各大企業之所以重視員工培訓是為了使員工的知識技能有所提高,加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改善員工的工作態度,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達到最終提高企業工作效益,使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在員工培訓中,使受訓者將學習到的東西更好地應用于實際,并且能使培訓后的效果可以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最大限度地保證培訓效果的持久力,提高企業績效,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
結合調查結果和學者們多年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在現代企業培訓遷移中組織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各企業對培訓遷移后繼跟蹤工作的重視程度只能說是一般,有的甚至處于較不重視的程度。
(2)企業內部員工普遍認為培訓只是培訓部門的事情,與自己無關,也與公司內部的其他部門無關,這樣就導致了培訓與培訓遷移出現了脫節的現象、培訓遷移與實際生產割裂。因此不利于企業員工遷移動機的引導,企業遷移氣氛也會不融洽。
1998 年鮑得溫特(Baldwin)和伏特(Ford)把影響培訓遷移的因素分為三類:培訓輸入、培訓輸出和培訓成果轉化情況。其中培訓輸入包括受訓者特征、培訓項目設計、工作環境;培訓輸出包括學習和保持;培訓成果轉化情況包括培訓的一般化和保持性。
(1)對工作任務與培訓所學知識、技能的關系不明確。多數企業在開展培訓之前并沒有進行培訓需求分析,而且沒有將相關學習材料提前發給員工,導致員工對此次培訓內容、培訓的目標及本次培訓對工作的作用和意義一無所知,并且還沒有在心理和生理上做好開展新學習的準備。
(2)沒有是和運用新技能的資源和環境。大部分的企業都會存在為了培訓而培訓的現象,盲目開展培訓,不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一味跟風,順大流,別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完全不具備獨立培訓的基礎。不從企業根本情況出發開展的培訓,無法解決企業現有的實際問題,也無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最終只是一種人力、物力資源浪費的現象,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更達不到預期的培訓目的。
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中,要明確自己的責任與義務,以員工個人不同的自身條件為基礎,采用合理科學的方式開展培訓需求分析,因地制宜,借此以激發員工的學習動機、改變學習行為。
管理心理學學者們認為,良好的激勵機制是員工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準確把握員工的心理規律并在此基礎上采取相應的合理措施,加以科學的管理體系為輔助,從根至本,徹底解決員工消極怠工的問題,順利實現培訓遷移。
企業建立學習型組織的目的并不是框架性的擺設,不是簡單羅列如何學習的方式,而是要切實引導員工共同實踐,以行動的力量去改變企業內部的學習氛圍,領導與員工身體力行共建健康積極的學習型氛圍,不斷探索、創新、改進組織的行為能力和思維模式,最終達到提高員工工作效率的目的。
我們需要消除這些障礙,以使知識遷移到工作中成為可能。通過現代企業培訓遷移現狀及對策研究,使受訓者將培訓所學能更好地應用于實際,能夠保證員工在經過培訓之后長時間內保證培訓的效果,可以將培訓中學到的知識順利遷移到實際工作中,提高企業績效,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競爭日益激烈,人力資源管理作為最具活力、最具發展前景、最具收益的企業管理手段,成為企業參與競爭謀求發展的主導因素,知識與管理手法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因素。因此,研究現代企業培訓遷移現狀和對策是十分必要的。
[1]Baldwin TT,Ford J K.Transfer of training:A review and future direetionforfutureresearch.Personnelpsychology,1988,41(1):63-105.
[2]HoltonEF.Theflawedfour-levelevaluationmode.Human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6,7(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