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磊巖
(黑龍江大學教育學院)
行政化的意思就是用行政手段來獲取價值。高校行政化問題的外部問題是高校在政府領導下自主辦學問題,內部問題是高校系統內的官僚作風問題。
現代高校內部的發展迅速,有了很多活躍不可控的因素,沒有行政就沒有管理可言。高校這一個嚴密龐大的組織,需要有一個行政機構來管理,學術賦予行政部門管理的權力,讓他們來為科研和教學服務,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便利。校長的行政權力如果是為了保障學術民主、學術自由,激勵教師進行科研創新,他的行政權力就是良性的、可保留的。行政不是貶義詞,過度行政導致的行政化才是高校應該避免的。大學復雜的內部系統需要行政管理來協調各方利害關系,它是上傳下達的便利渠道,有效的行政部門可以為學術部門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非學術問題的麻煩。行政權力是由學校的主體師生過渡來的,最終還是要為教學科研和培養人才服務,所以要由學術權利去限制規劃行政權力,使行政權力得以合理有效的使用。
高校行政部門的管理者有很多是由一些學術建樹很高的教授來擔任的,尤其是那些為學術部門服務的行政機構如學術委員會、教研室,這樣有一定學術底子的學者,不是盲目地為行政服務,而是會從自身專業角度來審視學校各項事務決策是否會影響到學術自由、學術自治等核心問題,以科研和為廣大師生服務的態度來行使行政權力,不應排擠,相反,高校的領導要善于委任工作這些經驗豐富的專家。
大學行政化不是朝令夕改的問題,去行政化也并非只是一個單純教育和取消行政權力的問題,是一個文化可持續創新問題、一個時代體制革新問題,需要全面系統的設計和科學有機的結合。
高校要保證去行政化的落實,就要遵循大學管理自治、大學學術研究自由和教授治校這三點基本原則。學術權力指導行政權力,行政權力規范學術權力,設立具體的學校規章制度來從根本上保障高校的學術民主和自由,激勵教師行使自身的學術權力,鼓勵他們搞科研創新,提高教師民主參與的熱情。行政機構為學術機構服務,倡導自我管理、自我激發。
在具體制定關于行政管理的規章制度前,高校內部組織要明確自身職責所在,各層級相互合作,建立網狀結構,尋找雙方共同利益交叉點,積極為對方服務,減少中間環節,節約時間,建立順暢的溝通渠道,提高管理部門工作效率,更好地與學術部門溝通協作,互相完善補充。制度的規范化也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既提高了行政效率,也維持了學術部門的服務水平。
大學與政府應當保持適當寬松的關系,政府根據學校的具體發展規劃給予適當的放權和收權。國家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就積極地給學校增加資金投入并減少過多行政上的干涉。學校內部的行政權力也要放權給學術權力,讓行政權力服務于學術權力。政府放權,讓校長的手里有了學術自主權,行政權力應該為學術權力服務和保障學術權力的獨立和有效實施,行政權力盡量不過度、不過界,保證學術權力不依附于行政權力。學術委員會、教師工會就是很好地實行民主管理,保障學術權力的組織,同時大力推行高校行政體制改革,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爭取學術自治,發揮學術權力的主體地位。國家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就積極地給學校增加資金投入并減少過多行政上的干涉。
我們要學習國外一種先進的教育管理模式——政學分離,許多發達國家實施這種管理模式來抑制行政化的腳步,基本實現了高校民主自治。高校行政管理必須樹立學術為主、行政為輔的思想,樹立行政管理為學術服務的理念,同時平衡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關系,實施政學分離,行政權力要劃清邊界,調節好學術的獨立與行政的管理。
總之,當行政權力越是刻意維護學術權力的純學術意義時,行政權力也可以變得更有效、更有力。反之,它們的作用可能是負面的。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不是處在對立面上的,學術權力要靠行政權力來維護和保障,行政權力要主動為學術權力提供便利和服務,他們作用于大學的內部,協調整個大學的內部運作,使之形成完整而有序的組織。
段溢波.高校去行政化:內涵原因與途徑分析[J].科教文江,下旬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