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澤君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高中教育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伴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序幕的拉開,高中數學教學只有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革,才能真正適應時代對教育發展的要求,才能真正貫徹教育改革的要求。只有高度認清高中數學教學中現存的弊端與突出問題,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策略,才能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未能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依舊走的是傳統教學的路線,嚴重忽視現代教育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未能將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與教學實際相融合。教師的教學仍然是以單純的傳授知識和應對考試為主,嚴重不利于高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阻礙了學生在數學思維上的創新和發展,阻礙了學生對數學知識與實踐應用的深度認知。
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未能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無法實現不同能力、級別的學生的共同發展與進步,未能真正關注到學生的情感變化和價值觀認知變化,阻礙了學生個性差異的實質性發展。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主導課堂教學,只顧單一地講解、提問,未能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忽視了學生教學過程中主體性的發揮,忽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參與,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日漸低下。
高中數學教學往往只注重結果的好壞,未能關注到教學過程的質量。而教學評價也僅僅是通過分數的高低進行片面的測評,導致教學發展水平停滯不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無法及時得到反饋和解決。
教育思想觀念是新形勢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發展的先導,教師的思想觀念要隨著教育大眾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進行轉變,改變傳統封閉的教育觀念,以現代教育的先進化發展為背景,以高中數學教育的發展特點為基礎,以提高高校數學教學質量為前提,以實現學生的個性差異發展為目的,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科學的、先進的、全面的、系統的教育思想觀念。教師要明確自身教育觀念的正確性與時代性,注重高中數學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的有效性,注重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注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變化,注重新課程背景下數學知識、技能、情感三維目標的實質性結合。
教學目標是所有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過程中所要達成的標準和要求,是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體現。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根據數學課程內容、課程目標、高中生的整體差異特點等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明確、清晰的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實現數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之間的和諧統一。新形勢下高中數學教學目標要遵循新課程的基礎性原則,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為中心,以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整體性為原則,激發學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主動性。
新課改在課程內容方面強調課程必須堅持開放性原則。新時期,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必須深入貫徹落實新課改的要求,改變傳統、單一、保守的教學模式,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將現代技術與傳統教學方式相互融合,引導學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全過程,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條件,使數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之間相互促進、相互融合,使課堂教學效果實現最優化。將數字化與智能化、信息化相結合,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形象的、直觀的圖形模式,將死板的數學內容轉化為生動的動態立體模式,實現數學知識動靜結合,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靈活開放,實現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創新。例如,在幾何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各類幾何圖形的多面化和角度化,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見識到幾何圖形的動態性與直觀性。
新課改十分注重教學評價,強調評價結論的客觀性、科學性、發展性。高中數學教學改革,必須以明確的教育方針為評價前提,以學校的教育目標為評價標準,以數學教學目的、任務、內容為評價依據,判斷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否偏離正確的教學思想路線。通過對高中數學教學行為的真實評價,教師能夠及時發現自身教學中的矛盾和突出問題,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實際困難與不足。通過對數學教學評價的導向和鑒別,使教師及時改進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向,及時完善教學過程和優化教學手段,從根本上實現教學質量的優化與提高。
總之,高中數學教學必須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實際具體的教學目標為立足點,以信息技術為輔助條件,以真實的教學評價為反饋核心,注重學生各項素質、能力的綜合發展,推動高中數學教育改革發展進入新的征程。
[1]郭玉嬌.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調查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3.
[2]王瑞祥.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D].陜西師范大學,2013.
[3]袁丹.新課改下談高觀點下的高中數學教學[D].西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