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郝微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工程造價》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研究工程建設項目從籌建到竣工驗收交付使用期間,基本建設各階段計價的依據和方法。是一門專業性、技術性、實踐性、綜合性和政策性都很強的技術經濟類專業課,其中的概、預算內容是從事工程建設的技術、管理人員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理解建筑工程概預算及竣工結算的編制原理與方法,具備編制建筑工程概預算文件,進行招投標管理和工程建設過程中造價控制的能力。如何建立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體系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關鍵。
建立土木工程工程造價教學新體系,即基礎、方法、實踐、競賽四階段教學體系。其中:
(1)基礎:造價課程涉及課程較多,例如項目管理課程中的施工組織管理,施工技術課程中的施工方法等,都與造價課程緊密相連。要求學生對本課程的理論知識能很好掌握,為后續課程學習奠定基礎。
(2)方法:掌握定額模式和清單模式計量計價方法,熟悉基于BIM平臺的造價相關軟件使用方法,包括算量、計價軟件及對造價進行全過程管理軟件。
(3)實踐:開展校企聯合,充分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實現價值最大化。充分利用企業實際工程項目案例經驗,讓學生有機會打下扎實理論基礎的同時,對實際工作崗位技能和流程有清晰的認知。
(4)競賽:通過參加學校、省級、國家級造價技能競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既考核了本課程的學習效果,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綜合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該體系在掌握造價基礎知識后,引進拓展機制,使學生明確所學知識與今后工作之間的相互關系,增強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同時促進各部分基礎知識之間的有機融合,與其他相關課程有效鏈接,為學生造價實訓技能培養奠定基礎,達到提升學生造價技能的目標,同時通過后期的競賽,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體現了該體系循序漸進的特色,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曾淑君.工程管理專業工程造價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山西建筑,2014,40(35):280-281.
[2]張福生,劉明強.應用型本科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科教文匯,2014(0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