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梓楠
(吉林省北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基礎是機械類專業必修的一門課程,課程涉及的面非常廣,知識點多,其內容不僅有理論性,更有實踐性和應用性,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在機械基礎教學中除了傳授基本理論外,更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
“思維”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核心成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采用立體化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充實完善課堂結構,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以發展?!傲Ⅲw化”教學模式包括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的立體化。如運用多媒體展示知識,組織學生制作模型鍛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等等。
直觀演示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直觀的感性認識,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富有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機械基礎所研究的各種傳動、機構等具有實際應用的直觀實體,是可見的、可被感知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實物展示,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培養其觀察能力。課堂演示教學要做到課前充分準備,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思考題,演示實驗可以是教師操作,也可以是學生操作,通過觀察回答問題,以問題引導學生去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機械基礎的一大特點就是來自實踐,如果過多地把知識傳授停留在課本層面,必然會帶來許多不良影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于機械基礎來說,實踐更是檢驗其教學是否成功的標志之一。因此,加強本課程的實踐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讓學生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課本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把學生置身于生活中去理解所學知識,再加入一些制作課程等活動,教學效果會更好,對提高學生的能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總之,在機械基礎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發展。
劉學民.機械基礎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初探[J].職業,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