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愛鳳
(甘肅省平涼市第五中學)
數學教師要適應改革潮流,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數學課堂教學一直在改革,但是改革的成效如何,改革的方法對不對,在改革中我們做得如何?這些都值得我們再反思。
模式是事物存在的一種形式,始終要有科學操作和科學思維方法。數學教學模式是指在數學思想、教學理論、學習理論指導下,在大量的教學實踐基礎上,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而圍繞某主題形成的穩定、簡明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以及具體操作的實踐活動方式。選擇適合本校和所帶班級學生教學模式是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和基礎。數學課堂教學的常用模式是:復習舊知、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課堂小結、布置作業。現在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正發生著變化,涌現出許多值得學習的模式,如,“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濰坊四中模式”“亦川模式”等。順應改革潮流,各地各學校掀起了學習引進新模式的高潮。問題是學了改了我們收獲了什么,有的學校急于求成,學得多但是沒有形成自己合適的模式,搞得教師無所適從、學生無所適從,亂哄哄改一通便偃旗息鼓了,害了教師,害了學生。所以,作為老師,我們要積極探索、研究,通過實踐找到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受外界干擾,不走過場,不走形式,努力搞好數學教學。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數學的學科特點,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學習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它們所體現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對數學有較為全面的認識,提高數學素養,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為未來發展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依然是以高考導向為標準,以服務高考為目的進行教學,把數學課上成解題課和練習課,以會解題、成績高為目的,偏離了課標的要求。如高一函數的教學,好多老師把求函數定義域(包括抽象函數定義域)、求函數解析式當做重點教學,而忽視對函數定義的理解,淡化對函數定義的引入、函數與生活的聯系,使得函數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又如,高二數學線性回歸方程的教學,兩個例題是通過函數模擬來解決實際問題,旨在通過豐富的實例引入數學知識,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經歷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教師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與我有關,與實際生活有關,數學是有用的,我要用數學,我能用數學。但是,好多老師直接把其省略掉了,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所以作為數學老師,我們不要把自己當成解題和講授解題方法的機器,要深刻領會課標的精神,教好數學、教好學生。
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理狀態,也稱為信心。自信心的個體差異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習、競賽、就業、成就等多方面的個體心理和行為。興趣是深入學習的前提,也是學習的動力。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讓學生求知欲變強,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差異,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在數學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探索的態度,勤奮好學、勇于克服困難和不斷進取的學風。學生只有在喜歡數學,相信自己能學好數學的前提下,學習才會變得主動自覺。在各普通學校數學成績一直是最差的,原因就在于多數學生沒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導致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而多數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或忙于其他事務,缺少和學生特別是學困生交流溝通,缺乏耐心持久的關懷,使得培養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得不到落實或落實不到位,久而久之,老師覺得學生是“爛泥扶不上墻”,就不聞不問了,學生就從數學的學習中漸漸地退出了。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像保姆一樣細心地關愛學生,積極地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重拾自信。
新課標中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評價指出既要重視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視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變化;既要重視學生學習水平的甄別,又要重視其學習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有一個教育家在回憶他的學習過程的時候感嘆地說:高中階段乃至大學學過的數學概念、數學公式大都忘記了,工作中也用不到,但是數學學習的精神卻一直在用,直到今天。實際上,數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是生活中的必修課,學習數學既要學知識、技能,還要注重學習的過程,包括學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包括學習數學鍥而不舍的精神,這是我們受用一生的。在教學中,我們不要強迫學生在題海中掙扎,在死記硬背疲勞戰中硬拼,在不理不睬中被遺忘,而要既關注學生的成績,又要關注他們的成長過程,不以成績論英雄,使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良性循環中進行。
王建軍.淺談對新課改的認識與反思[J].學周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