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丫 高 天
(周口師范學院政法學院)
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日益創新,使得新時期下各高校學生的思想觀念意識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作為傳播信息的載體,在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加強網絡文化建設,使網絡成為主旋律,對大學生進行指導和教育,這樣才能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間。那么網絡如何引導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呢?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發揮網絡在教育引導方面的作用呢?本文將對此做出進一步的分析說明。
手機電腦的普及,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新時期下很多學生都離不開手機,離不開網絡,這不僅僅是因為網絡的普遍性,更是因為它給學生帶來很多生活上的樂趣,增添很多新的元素。網絡拓寬了大學生的虛擬交往空間,使他們的思維方式變得活躍多樣,以其獨有的方式改變著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及生活方式。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絡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部分,沖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利用電腦和網絡進行數字化學習的新的學習方式正在逐步形成。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學習內容。學習內容在網絡的信息支持下變得豐富多彩,充實了大學生的課外知識,豐富了學習生活,開闊了學生視野;(2)學習方式。網絡的普及使得學生也慢慢地接受了電子化的學習方式,通過網絡能夠更加快捷地獲取所需信息,節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網絡為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張揚提供了寬松的環境,讓其可以在網絡上盡情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供了一個自由發揮的平臺,強化了其主體意識。但同時,由于網絡自身的局限性,很多錯誤意識形態的傳播也會侵蝕現存的思想意識,使其發生了一定的傾斜。
網絡以其相互交流的時效性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為學生提供著最新最及時的消息,用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的教育內容吸引受教育者的眼球,以此讓他們得到思想方面的改觀和認知,并及時交流自己的觀點看法。
無論是教育方還是受教育方,不管是教育雙方登錄方還是訪問方,都是以匿名的方式出現的,這就為網絡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暢所欲言的平臺,有利于思維的發散和拓寬。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教育雙方參與資格的平等;身份地位的平等;教育雙方參與方式的平等。平等的地位總能給人以被尊重的感受,從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加明顯,得到更深層次的理解。
雖然以網絡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優越性,新時期各高校也不斷地將其運用到校園,但是由于網絡固有的局限性使得該種方式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部分教育者的不重視、校園信息網絡管理不善、網絡載體本身存在的不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隱患等,我們在新時期應該有選擇性地選擇網絡教育方式,充分發揮網絡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克服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