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軍,黃麗萍
(1.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樂天溪中學;2.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小溪塔三中)
我們把“三課五環”教學設計研究作為微型課題研究主題。所謂“三課”是指新授課、講評課、復習課,五環指一個課時分五個環節,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五環設計。該項研究的目標是研究形成新授課、復習課、評講課三類課教學五環節設計流程,逐步解決教師課堂教學中存在的隨意性、環節不清晰、知識落實缺乏漸進性及練習評講課、復習課無規律可循、無模式可依等問題。
用“三課五環”構想引領課堂問題研究,從啟動微型課題研究到驗收推介,我們采用五步走策略。
第一步是成立研究團隊,明確各自職責。教務處成立以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為主力軍的研究團隊,明確學校研究主題(三課五環),領會研究要旨(突破教材教法上的疑難),看清研究方向(突破疑難,提高效率與教學質量),明確自己的身份與責任(領頭羊,身先士卒)。
第二步是分組開展研究,規定研究時段。教務處給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布置研究任務,即七年級重點研究新授課的五環設計及五環之下生成問題研究;八年級重點研究講評課的五環設計及五環之下生成問題研究;九年級重點研究復習課的五環設計及五環之下生成問題研究,其他老師研究方向定在學科技術難點的突破上。分文理科組內開展案例分享式的研究。
第三步是開展校本研訓,骨干引領研究。學校間每周舉行一次業務學習,時間為周五的第5、6 兩節課,第5 節課展播各教研組優秀的五環設計的課堂教學,所有老師進行觀摩學習,第6 節課由評委組進行評課和由講課老師的備課組展示集體備課(微型課題研究研討過程)。通過幾輪培訓,各學科的“三課五環”教學設計由成型到規范,由規范而走向個性化的靈活變通,做到“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課型、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老師應有不同的課堂五環”,備課組提供共性的五環備課,教師個人在共性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修改,彰顯個人教學風格。
第四步是由整體到局部,研究到環節。此環節學校關注的重點放到五環設計各環節中處理教材教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微型課題的策略研究上。利用校本研訓時間分別展示文科組或理科組好的微型課題及策略,主要是在課堂中觀其策略在環節中的運用,以及運用后課堂效率的呈現。觀課后分備課組進行議課修改。
第五步是展示認定成果,篩選推介成果。其程序是備課組說題、教研組觀題、學校推題。建立教務處→教研組→備課組→課題組分層管理機制。
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各學科的“三課五環”基本成型,“三課五環”逐步成為教師教學常態,課堂效率、教學質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課題一個一個被突破,被推介,被認定,也正在向更寬的領域推廣。
課改的路沒有平坦大道,只有不畏艱險而努力攀登的人才能達到光輝的頂點,我們堅信這句話,我們的老師正努力地踐行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