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娜
(江西省南昌市十六中學)
英語的學科知識事實上只是英語素養的一部分,語言交際興趣、交際能力、交際價值觀以及審美能力和相應的心理品質等都應該是英語素養的組成部分,而傳統的英語教學只注重英語的科學性,而將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應該有的語言性忽視,學生之間不能很好地溝通和交流,使每個學生都是單獨的個體,不能夠很好地和他人融合,這就失去了英語教學本身的意義。高中生雖然生理和心理都趨向于成熟,但是自制能力始終不是太強,將學生的學習都放在學生的自覺性上,顯然不是明智之舉,必然會讓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和溝通能力,使學生之間能夠積極作用于對方,營造出適應學生表現和發展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通過課堂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并且在積極參與和發現中學習,更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明確自己學習的方向,形成自信、自強的精神,并且明白自己的需要,讓獨生子女的自我為中心的心態消除,能夠多為別人著想,在與別人溝通交流中,能夠更好地傾聽別人的意見,對于不同觀點勇于接納,并形成主動開拓的精神。
發現學習法,可以在教師按照教材趕進度,沒有時間和精力提高學困生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夠與其他學生在一起發現不足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發現學習法在教學中,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共同任務中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每個人都能夠融入課堂教學中來,不會忽視任何一個學困生,也不會偏向任何一個優生。例如,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發現學習的起始階段,可以擔任小組長、活動的組織者、設計者和匯報者等。而那些缺乏交際主動性的“膽子小”的學生也必然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查找資料,收集信息,參與表演等,讓學生能夠充分地融入集體中來,在與同學一起分享成功與喜悅的同時,也能夠逐漸將其他學生的學習方法掌握,并且主動與其他同學溝通和交流,這種學習方法不僅能夠使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成學習之間的競爭,更能夠使學生養成愛學習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使教師能夠更加清楚每個學生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使每個學生的優勢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也有利于促進課程建設。
有些學校會將優等生集中到幾個班級重點培養,因此,討論式發現學習法更適合于這樣班級的學生,因為,這種學習方法更適合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這些學生對于學習的掌握能力相對較強,能夠更容易發現知識和問題。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應用這種教學方法,根據一個知識點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集中討論,并且在討論過程中隨意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使學生能夠得到共同的啟發,合力解決問題。在英語課堂中,對于一個知識點,每個學生可能都有不同的理解,也可能出現對于一個問題爭論不休的狀況而求助于教師,這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將每個小組的看法整理后分析,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共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將知識點表達明確。
獨立發現學習法,也是比較適用于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因為英語基礎好的學生英語基礎扎實,理解能力也更強,這種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先讓學生自己總結知識點的方式讓學生發現知識之間的規律和聯系,從而通過自己的發現掌握知識點,加深記憶。比如,參考例句舉一反三,再通過具體的練習題進行檢驗和鞏固,通過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將這個知識點有效掌握。事實上,這種教學方法在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中,也同樣適用,教師可以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不了掌握不了的知識,通過這種教學方法進行總結性學習,給學生充分理解知識的時間,讓學生能夠自我消化,從而將教師所授的知識點掌握。
總之,高中英語中發現學習模式的應用,不僅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
俞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思考[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3,02(5):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