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秀梅
(湖北省洪湖市第十一中學)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理解能力、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網絡學習能力,從而幫助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只局限于簡單的軟件操作,比如Windows系統。在狹小的范圍內,調動不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沒有提供一個開放的網絡環境,自然不能提高學生的網絡學習能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初中信息技術課程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加強信息之間的共享,不僅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源,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比如,教師可以利用騰訊交流軟件或者微信創建班級交流平臺,在平臺里隨時上傳教學信息,實現資源共享的目的。通過這一平臺的交流,不僅使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斷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從而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課程對教學目標做了明確規定,就是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學習,不斷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網絡學習能力,從而靈活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當中,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1.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使學生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手段,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以備解決學習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信息技術課程就是教會學生如何運用計算機技術手段,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
2.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逐漸培養學生的網絡學習能力。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不僅要求學生掌握運用常用辦公軟件或網頁制作等知識,主要是對網絡技術學習能力的培養。比如,教師正確引導學生掌握和搜集信息的方法之后,要鼓勵學生通過信息交流的平臺相互分享更多的信息,進一步了解社會,以備解決各種問題。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網絡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搜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通過網絡獲取更多的資源,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李代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與培養學生網絡學習能力的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26):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