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振國
(遼寧省撫順市清原縣清原高中)
教學規范的內涵是豐富而深刻的,從教學流程視角來看,如,教學設計規范、教學過程規范等;從課堂教學視角來看,如,授課規范、儀表規范、語言規范、板書規范及評價規范等。
在新課程理念下,談論教學規范,似乎有悖于課程改革。但是,在當下快速改革的教學浪潮中不但不能削弱,而且有必要予以關注和重視。下面從三個角度闡述高三物理復習應考規范。
命題注重規范,講究知識和方法并重。在新課程高考卷中,15道題主要涉及內容為運動學、物體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曲線運動、萬有引力、機械能、靜電場、恒定電流、磁場、電磁感應、交變電流等必考內容。在3-3 內容中,主要有分子動理論、固體、液體和熱力學定律組合的第一小題和以氣體實驗定律為核心知識的第二題;在3-4 中有機械振動、機械波、電磁波和相對論等組合的第一題,幾何光學常現于第二題中;在3-5 中有原子結構、原子核、波粒二象性和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分別組成兩道題。高考中出現方法最多的是對稱法、整體與隔離法、圖象法、臨界與極限法等。
對于基礎知識較薄弱的學生,抓住重點內容依據加法原理,不斷地利用題組訓練,逐個突破而加分;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以主干知識為核心,引申拓展確保少失分。不管哪種做法,都要立足教材講究復習的規范。
有限的知識和方法巧妙地重組并配以時代的背景會延伸更多問題,可原宗仍在教材中,面對遺漏和錯誤要在教材中找原由,在題組訓練中增強理解力,在規范的流程中自然生巧,以達到復習的效果。
理綜是三科綜合,作答時間的安排要規范合理,不能顧此失彼影響總分。就新課標而言,選擇題以生、化、物的順序排列,共計21題。其中物理從14 題到21 題,試題由易到難排列,大部分試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個別試題肯定有一定難度,以配合整卷的區分與選拔功能。所以解答選擇題時盡可能按照順序作答。對物理選擇題作答時間盡可能控制在20 分鐘左右,以免影響后面的作答。倘若個別試題過難,可采用戰術放棄策略,切忌一道題鉆到底。
非選擇題分為實驗題和計算題。實驗題的解答時間盡可能控制在10 分鐘左右。計算問題用時差不多在20 分鐘左右,第一題相對較為基礎,解答時一定要規范仔細,確保不失分、少失分,第二道大題有一定的難度和區分度,解答時一定要規范,學會分步列式運算,盡可能多得分。
選做題總計15 分,解答時間控制在8 分鐘左右。
上述時間安排在平時要不斷地訓練調整,以期使自己的知識儲備與考試節奏合拍共振。
總之,根據學情合理安排高三物理復習各個環節,嚴控規范學習過程,成功就不會太遠,高考定能取得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