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娟
(天津市耀華中學)
改革教育思想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必然要求,可減輕學生的負擔,并且提高學生的素質和本身教育的質量,而使學生積極投入活動,是主導思想,這樣才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也就是獨立地、主動地通過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達到滿足積極的學習心理需要的目的。所以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智力因素,更要重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學習。
學習者明確的目的,高漲的學習動機,自信心和適度的焦慮,可以使得“情緒過濾”低,反之亦然。而由于年齡特點,所處環境,學習經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部分初中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障礙,導致情感過濾升高,影響了英語學習的效果。
首先是羞澀,羞于開口。雖然在小學已經學了英語,并通過電影、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一直接觸英語,激發了對英語學習的好奇心和對英語語言的興趣,但一旦真正進入英語課堂,大部分學生都會表現出羞于開口說話,怕錯,怕被人嘲笑,合作性差的特點。即使要他們在課上討論,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會不說話或是裝裝樣子,這是學生在語言學習中心理障礙的表現。然而,英語作為語言,正是在不斷表達和交流中通過運用進行提高的。拒絕用英語交流,許多學生失去了鍛煉的機會,更難以提高英語口語和溝通能力。更嚴重的是,有的學生有學習方面的問題,也羞于問老師。久而久之,造成了知識的差距,學習的困難。
其次是逆反,青春期的學生正處于逆反情緒突出表現的時期。隨著學習的深入,一些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困難加大、導致學習主動性不足、不能積極參與課堂和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了解和關心,經常指責學生所犯的錯誤,就會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不在乎,破罐破摔,對老師產生厭惡感,并在心理和行為上采取反抗態度,由此轉而對外語產生“反感”。這種逆反心理是學生英語學習心理障礙發展的高峰期。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甚至對整個班級學習氛圍將會有所影響。
針對初中生容易出現的上述心理障礙,筆者認為最佳方法是通過調整學習策略來消除障礙。因為教師教育的策略是基于學生的學習策略,只有學生使用主動學習的策略,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性,從有效的教學策略中獲益。而對于羞澀和逆反這兩個學習心理障礙,較好的學習策略就是小組合作學習。
首先是課前合作,主要體現在預習方面。將預習的任務布置給每個小組,由組長根據每個組員的特點分配具體的內容,例如,對于一篇新的文章,有的同學負責查閱背景資料,有人負責解決新詞和短語等語言障礙,有的同學負責篇章結構的分析,然后把預習成果進行分享和討論,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且在組里有發言的機會,語言的交流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學習是一個班級活動,而積極參與課堂對于學習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是最困難的。
在小組合作中,每一個學生都會得到老師和組長的指導和幫助。
例如,在聽說課的對話練習中,組中每個成員都有不同角色,在展示時也是人人參與,為了小組榮譽都會竭盡全力。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是主體、個性得到培育與發展,也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其次是評價方法,在普通課堂中教師都是唯一的評價者,難免要指出學生的錯誤,激化師生矛盾。而在小組合作中,組長和組員是評價者,并且在小組記錄表中就課前預習,課上表現,作業質量和知識反饋四個方面對每個組員進行記錄并評出每周最佳組員和進步突出組員,在全班進行表彰。這種及時的反饋和積極的鼓勵就會成為學生后期學習的動力和目標,使學習成為自主的行為。
通過在班級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少學生的英語學習面貌都有了較大的變化,師生關系也更加融洽了。新課程改革倡導合作的學習方式,實踐證明,為了完成小組共同學習任務。不同特點的學生在分工協作中進行相互學習的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理解小組成員的關心和幫助。在互相鼓勵和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會實現幾乎所有的發展,能有效緩解害羞和叛逆心理,提高學習效果。
[1]Stephen D.Krashe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1988.
[2]Marion William,Robert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寧曉儉.一次英語學習內在動機調查的分析與啟動.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3).
[4]張勇.淺析中學生英語學習障礙的成因及對策.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