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明
(內蒙古呼倫貝爾牙克石市綽河源小學)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
趙明明
(內蒙古呼倫貝爾牙克石市綽河源小學)
新課標要求學校必須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不僅能滿足新課標的要求,還能讓學生參與小學語文課堂中,主動思考,積極合作。增加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不僅掌握了語文知識,還能鍛煉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粗略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希望為教育同行提供意見。
自主學習;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應用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不僅包括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作,還包括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相比過去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占主導的教學模式而言,合作教學具有讓學生在課堂上參與感更強、學習興趣更濃、探索精神更激烈等優點。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積極應用合作學習可以使得課堂更有效率,學生對知識掌握更好。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與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進行優化,使之更具針對性,也更合理。例如,對具有爭議性的課文或者有合作內容的課文運用合作學習效果會更好。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文《司馬光》一文中,司馬光砸缸救出小伙伴,其他的小伙伴并未采取砸缸的措施,而是去找大人求救。這里面就涉及見義勇為是先救別人重要,還是先保護自己重要的命題。這種問題存在爭議性,可以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先思考,然后合作探討究竟應該怎樣做,尤其是在生活中遇見類似的突發情況應該怎樣做既可以幫助別人,又不會傷害自己。
其次,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需要控制好時間,因為小學生普遍自律能力較差,要是全部由他們決定合作時間,那最后可能教學效果會很好,但效率會有折扣。所以,教師需要控制好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的時間,既能發揮出合作學習的優勢,又能培養學生提高效率的能力。
再者就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對合作學習更靈活地運用,改變傳統合作學習的分組模式。按需分配,不能全是優、中、差組合,又或者是優優、中中、差差組合。需要按照不同環境來確定組合模式,防止“一言堂”或者“權威”的產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合作學習。另外,合作不僅僅是組內分工,還應該包括組與組之間的競爭。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討論和思考,還能更快學習知識,掌握知識,讓學生不僅學習好,還能形成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為團隊而戰的意識。
(一)合作學習在課前預習的應用
課前預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直接的認識與體會。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陌生的課文之中。通過小組內學生分工合作,將課文知識分解,既減輕個人在預習過程中的工作量,又能有效提高預習效果和效率,為學生預留更多時間。例如,在預習語文課文中的生字時,可以采取合作學習,組內每個學生分別用字典查閱對應的生字任務,然后匯總所有生字,既省時又高效。還有在語文劃分段落,以及概括大意的時候,學生可以分組進行討論,每個人都發表自己的意見,讓段落劃分在集體智慧下更準確,以便在課堂上為自己所在的小組爭光,而且學生不會偷懶,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對小組其他成員負責任。
(二)合作學習在課堂上的應用
課堂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戰場,有了課前預習,小學語文課堂就可以更加高效。所以,教師在課堂上不僅需要全面教學,更應該精講,講重點、難點。將一些問題還應該適當拋給學生,讓他們不僅拓展知識,還能積極探索知識。例如,在學習課文《曹沖稱象》時,曹沖將大象趕到船上,利用水的浮力以及大象的重量,然后再將等量石子稱出重量,最終得出大象的重量。其實對于小學生來講,浮力這些物理常識還不能直觀被接受。所以,需要學生與教師之間展開合作,共同探討浮力是怎樣將大象稱重出來的。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講一些自然現象,比如樹葉浮在水面、烏鴉向瓶子里扔石子就可以喝到水等現象。然后讓學生討論這些問題與本文存在哪些關聯點和共同點,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加深學生對浮力的認識,也能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常識,解釋更多生活現象。另外,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課堂上和學生共同合作演繹課文的情景,讓學生可以親自融入課文,更能體會到文中角色的心理變化,對作者的寫作思想了解更深。
(三)合作學習在課外復習的應用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外復習階段也能發揮積極的作用。對于小學語文背誦以及生字的掌握情況,教師不能時刻敦促學生,但學生可以讓小組內其他學生來監督和幫助。例如,背誦語文課文,班級分成若干個小組,實行組內互助、組間競爭的合作學習模式。通過這種“幫、趕、超”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上更主動,更有勁,也更利于學生競爭意識的形成。
小學語文教學在合作學習上的應用探索必然會改變如今學生學習效率低,課堂參與感差的局面。利用好合作學習,就會幫助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更好地自主探索知識、掌握知識。
邢慧潔.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教學效果[J].科技創新導報,2014(34).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