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杰翔
(青海省民和縣第一中學)
掌握一個對自己適合的正確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是學好物理學科的前提,那么,什么是比較正確可行的學習方法呢?對高中學生來講,概括起來就是要正確處理好課前預習、聽課、作業、復習等環節。
課前預習是一種提前學習思考,是為課堂聽課做準備和打基礎的,能搞清楚老師在課堂上要講的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搞清哪些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哪些內容是本節課的難點和關鍵。在此基礎上聽起課來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決定聽課的重、難點,便于向老師提出疑惑,使大腦的思維處于主動積極狀態,讓老師的講課適合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課前預習本身又是一種沒有老師的課下自學。只要堅持不懈,能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前預習一定要準時、認真、仔細,做到多看、多思、自問、手腦并用。要特別注重在新舊知識的銜接上下工夫,對于那些新知識、新規律要深思考,善于發現問題,然后去領會其內涵,將領會的規律歸納后寫成自己的心得記下來,把領會不了或理解不深不透的疑難問題作為聽課的重點,對照老師的課堂講課,來檢查自己課前預習的掌握程度。
課堂聽課是學習過程的中心環節,學生懷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全身關注地參與課堂聽課,是獲取物理知識的捷徑,提高課堂上聽課的最佳效果,可行的基本規律有:(1)課堂聽課的思維要跟老師講課的思維同步。只有這樣做才能體會到教材的內在聯系,從而使自己預習的知識深化。(2)記好課堂筆記,因為課堂記筆記是為了備忘,記下課堂上老師講的重點、難點、關鍵和疑惑,便于課后復習鞏固和及時向物理老師提出弄不懂的問題。所以,課堂記筆記要抓住課堂內容的關鍵,突出重點,以利于聽課為原則,凡是在課本上有的東西,則可不記,用紅筆在教材上劃出來,或記上記號。老師講啥記錄啥,記得太多,反而會干擾了正常的聽課思維,影響了聽課效率。(3)聽課要抓主要矛盾,著重在弄懂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上下工夫。在聽課過程中要根據老師推理、分析的思路,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掌握基礎知識的規律和本質。(4)在聽課過程中,要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還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課堂上跟老師采取討論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通過交流把問題的實質搞清楚。
對于老師課堂上所教授內容的理解,并不等于靈活地掌握和應用,要準確熟練地掌握,靈活地應用,還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那么,如何完成好作業呢?概括說:(1)做作業要把所學基礎知識準確地應用到實踐中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把書本上的基礎知識通過舉一反三的應用轉化為能力。(2)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要善于總結解題規律和技巧,有意識地培養和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作業中的錯誤,因為作業中的錯誤恰恰是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節,所以,對這些錯誤要進行認真的反思,從中找出病根,及時糾正,并總結教訓,防止類似的錯誤重演。尤其對于那些概念和規律理解得不透、迷糊不清而出現的錯誤,應格外注重。
復習的目的是為了加深、鞏固、提高已有的知識基礎,拓展思維,提高綜合問題的分析能力,使所學的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復習的主要方式是對基礎知識進行重復,但是這種重復不是機械的重復,而是寓提高與鞏固深化之中,把前后知識聯系起來,進行比較鑒別,找出它們的特性、區別、共性,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總結歸納出規律性的東西。
在學習過程中,這四個環節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循環系統。在學習中,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抓好每一個環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就一定能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
左文靜.淺談高中物理學習方法[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