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合肥北城中學)
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無數化學家在不斷的實驗探索中,逐漸完善形成了化學學科。因此先有了實驗基礎,才有了化學理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學校只求化學知識的傳授,將更多的時間都用在課堂上,造成很多學生分數很高,但是動手能力很差的現象,明顯違背了學生發展規律和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如何將實驗和教學有機高效地結合起來,既能發揮實驗的重要作用,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一項長遠而又艱巨的任務。
課本中,很多實驗探究在中學標準化的實驗室內,完全能夠實現。既能將枯燥的化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味性,又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所以動手實驗絕不能“以講代做”,但不是要所有的實驗都有做的必要,因此需要教師精挑細選。現就幾個重要實驗進行簡單概括:
在化學必修1中,檔學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時,教材中設計了很多可行的實驗,比如在講Na、Na2O2等性質的時候,如果教師只枯燥地講解系統知識或者放視頻觀看,讓學生去記憶它們的各種性質,不僅不能幫助學生記憶,反而會加重學生負擔。但此時若以實驗代替,讓學生從觀察Na、Na2O2的色、態開始,逐漸過渡到與H2O、CO2反應,每一步都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學生定會感受到化學物質的神奇與奧秘,在實驗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將化學知識進行傳授,可謂是一舉多得。
鋁熱反應是中學化學中比較重要的反應類型,該類反應無論在生活中還是生產中都有極其重要的應用,例如焊接鋼軌、冶煉金屬……但是教師如果只是讓學生去記憶,不如改做實驗,從實驗步驟到實驗現象——火花四射,并且產生滾燙的鐵水,不僅給學生以震撼,感受化學的魅力,更是增強了學生對化學的可信程度。
例如在傳授CH2=CH2的性質時,就制備出該氣體和酸性KMnO4、溴水反應更具有說服力,比學生知識系統的記憶知識更重要。同樣,在醇、酸、醛的知識傳遞中,也可以多用實驗,杜絕一貫的單純講解。
該冊教材是純理論的體系,而理論的東西在講解過程中,學生不容易掌握。例如,在講解化學平衡移動時,可以配置一定量的K2Cr2O7溶液,探究濃度對其影響程度;同樣在考慮溫度對平衡移動的影響時,可用NO2平衡球來實驗,一改缺乏實驗現象的純理論教學模式。
化學實驗的魅力在于:不是單純地給學生以知識,而是告訴學生很多化學結果都是從實驗中得來的。當然我們說實驗操作和知識傳授都很重要,不是要求每節課都要實驗,而是在適當時機去演示、去完善和補充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模式,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感受。同時,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領學生多做實驗,不光是課本的實驗,也可以開展實驗探究,拓寬學生知識面,達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