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自武
(西藏昌都市八宿縣中學)
在以前的初中物理實驗過程中,教師都是以口頭語言來代替實際操作,這樣所進行的物理實驗教學,對于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阻力。所以,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真正落實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如此才能促使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得到培養與發展。以下就是筆者對如何進行有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幾點分析,以期提升實驗教學效果,促使學生綜合發展。
分組實驗能夠在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故而,在進行有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實驗的具體內容進行合理分組。如此也是同物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相適應的。而在學生進行物理實驗過程中,教師必須針對此次實驗的內容,讓學生清清楚楚地記住實驗的要求與注意事項,以及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實驗的原理、目的和方法,繼而培養學生能夠與小組成員合作解決與實驗內容相關的問題。比如,在進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在小組內操作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就可以讓他們做彈簧拉鉤碼的實驗,而理論基礎好的學生就從旁解釋這個過程的原因,并做結語。如此一來,就會促使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促使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得以有效進行。
在初中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實驗對于儀器的要求很低。而對儀器要求不高的實驗,教師就可以對其進行相應的改造,創新其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制作儀器,在制作儀器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物理知識。就以“彈力,力的描述”的教學為例,這個實驗對于儀器的要求很低,故而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實驗工具。將一根比較細的鐵絲,一圈一圈環繞在筆上或者木棍上,然后將筆或木棍取出。這就會在學生面前出現彈簧的性狀。但這還沒有彈簧的彈力,然后還需要淬火,要注意在淬火時加碳、油冷,最后是高溫回火,高溫回火一般是300度左右。雖然儀器制作需要一定的條件,但通過指導學生制作實驗要用的工具,能夠加強學生對實驗的興趣,促使學生更為熱情地進行實驗。在完成了彈簧之后,教師再根據實驗的要求和內容,引導學生拉伸或壓縮彈簧,并向學生解釋這個實驗的原理,讓學生能夠掌握物理知識。盡管在制作實驗工具中有一定的困難,但通過指導教師所制作出來的儀器,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的珍惜,從而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當然,制作彈簧會有一定的麻煩,條件一般的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制作一些比較簡單的工具等。總之,根據實驗內容創新實驗方式,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物理實驗。
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由此只有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才能讓學生更為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故而,初中物理教師應積極進行物理實驗教學,如此才能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物理知識融入生活中去,培養與發展學生的物理素養,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所以,在進行物理教學時,教師應與物理新課標相適應,進行有效的初中物理實驗,真正落實物理教學的目標。
[1]孫啟民.反思促轉變:學習新課程的三點感悟[J].教師之友,2002(04).
[2]潘洪建,李國棟.關于新課程實施的調查與建議[J].當代教育論壇,2005(16).
[3]張淑榮.走進新課程[J].中國科技信息,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