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宏
(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
朱安宏
(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
課程名稱 分析化學實驗 課程類型 必修課
講授章節 膽礬中硫酸銅含量的測定
授課單元 第六章 氧化還原滴定法
授課對象 藥學系各專業 所在系部 藥學系
學生的知識基礎:
1.授課對象是藥學系各專業大一學生,學生的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理論基礎知識較扎實,有利于本章的學習;
2.前面關于滴定分析實驗的知識技能掌握和理論知識的學習,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本實驗的理解和掌握;
3.結合實驗課程的開設,將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相結合,學生更能深刻地掌握理論知識及其實際應用。
認知特點和學習風格:
1.學生雖然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理論知識的基礎,但是從實驗的過程中就可以明顯看出他們對于分析化學中“量”的概念依然模糊不清。
2.從實驗課中學生的態度和操作能力等情況來看,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很高,樂于在實驗中投入時間和精力,大多數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并解決實際問題。
知識目標:
1.掌握間接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2.淀粉指示劑的作用原理及其使用注意事項。3.了解碘量法的原理及其應用。
技能目標:
1.掌握間接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滴定分析的操作技能。
3.學會判斷滴定終點。
4.熟悉淀粉指示劑的作用原理及其使用注意事項。
5.了解碘量法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研究實例,采用討論方式,讓學生參與教學,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產生教學的真實體驗。
課下要和學生多交流,交朋友,多鼓勵,少批評,讓學生喜歡你,才能喜歡你的課,才能學好,才能建立學生學好本門學科的信心和決心。
內容:
1.間接碘量法測膽礬中硫酸銅含量的實驗原理。
2.間接碘量法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3.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重點:間接碘量法基本原理,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學會判斷滴定終點。
難點:配合演示實驗強化學生對滴定終點的判斷。
本實驗內容以實驗演示與提問式、討論式、自主式學習等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和理論講授、實驗演示、習題練習相結合的方法,加深學生對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和探究,互相提升教與學的能力。
播放魔術視頻“可樂變雪碧”,引導學生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碘的氧化還原反應),帶著這個問題導入本章課程。讓學生思考如何用我們所學的基本化學理論解釋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氧化還原現象,進而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本章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結合一些常見的分析實例,同時在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實際操作,培養學生對本章內容的興趣,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成為課堂的主人,享受課堂的氣氛,把情感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授課過程中教師采用引導、舉例、提問、練習、分析、討論、總結等形式,可以讓學生享受課堂。
1.對遲到學生提出警告,并計入形成性評價考核中的扣分項。
2.實驗中隨時關注學生的基本操作,學生出現錯誤時,及時糾正并指導學生規范操作,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端正實驗態度,如果使學生豁然開朗、身心愉悅,那就達到了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本身也會有強烈的成就感。
3.對于實驗報告存在抄襲或涂改數據的現象,要給予嚴厲的懲罰,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實驗態度。
4.加強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能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提高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理論和實驗的結合,讓學生在實驗中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從而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黑板(白板)設計:
膽礬中硫酸銅含量的測定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原理
三、儀器與試劑
四、實驗步驟
五、注意事項
六、思考題
2.現代信息媒體設計:
利用PPT 有利于學生理解枯燥的原理,結合課程特點制作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
結合多媒體課件,播放魔術視頻“可樂變雪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引導學生思考和理解間接碘量法的實驗原理(實驗中顏色的變化等)。
3.教學互動環節設計:
課上互動:
①聯系生活,問同學們“咖啡”能不能變“牛奶”?
②講到淀粉指示劑時,引導學生思考其在實驗中加入的時間。課下互動:
①課后思考題:
膽礬中硫酸銅含量的測定還有沒有其他方法?讓學生課后查文獻。
②課后討論總結:
氧化還原滴定與其他幾種滴定法的異同點。
首先,實驗課教學需要加入多媒體,這樣既節省了大量的板書時間,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可以補充最新的知識前沿,開拓學生眼界,增長學生知識。
其次,多媒體教學文、圖、聲、色、像并茂,同時又有動畫展示以及超文本鏈接補充教學內容,極大地增強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后,通過多媒體可以將實際生產、檢測等操作過程搬到課堂,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擺脫了“死讀書,讀死書”的怪圈。
學習資源:
1.教材:池玉梅,分析化學實驗,科學出版社。
2.參考書目:
孫毓慶,胡育筑,分析化學(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06。
潘祖亭,黃朝表,分析化學(第二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3.網絡學習資源:
大連理工大學分析化學國家精品課程網。
分析化學精品課程在線學習-中國科技大學精品課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