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展
(徐州工程機械技師學院)
(1)企業實際應用的需求
我校每年都會往企業輸送大量的學生進行定向實習。實習期間,學生要制作各種企業生產分析圖表,制作PPT總結實習期工作等,這在客觀上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熟悉辦公自動化軟件,能夠根據企業提供的數據,制作各種生產效益分析圖表,統計生產數據,將課堂上所學知識和企業生產實際迅速結合起來。
(2)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和江蘇省計算機統考的要求
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合格證書作為江蘇省大中專院校“雙證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原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就《關于在全國開展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擴大試點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確指出: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培訓合格證書作為計算機操作技能水平的基礎性職業資格證書,在要求計算機操作能力并實行崗位準入控制的相應職業作為上崗證。目前,我校學生考中級工、高級工技能證時,必須要參加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高中起點的考生必須參加每年江蘇省計算機統考。
(3)現用教材和學校資源貼合不緊密,滿足不了學生實際需求
我校每年都要組織江蘇省計算機統考,考試要求安裝Office2003,而初中《計算機基礎與應用》教材講述的是Office2007的應用,和計算機資源不相符合。高中生使用的《計算機基礎》教材,內容講述過于簡單,練習題偏少,不能滿足實際教學的需求,例題也沒有和企業實際情況相結合,不利于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
(1)通過對企業大量辦公應用實例的講解,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加強學生制作各種生產分析圖表的能力。
(2)通過對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歷年江蘇省計算機統考題目的講解,幫助學生熟悉考試題型,確保每位學生順利通過考試。
(3)整合學校現有教材,融入企業實例、高新技術和江蘇省統考題目,便于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以企業辦公自動化應用實例為任務導向,加強學生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提高自身計算機操作水平;能結合人才需求的最新發展,把職業取證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轉化到日常學習和訓練中,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把握自己的職業目標并提高技能操作水平,使計算機教師能夠不斷總結和完善自身教學經驗,更好地把握專業教學體系與職業技能培訓的結合點,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
本課題的組織教學方式以任務為導向,打破了傳統固定章節的講授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入“討論式”和“總結式”等教學方法,給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發揮自我能動性,學會舉一反三,解決企業實際應用問題。
辦公自動化應用教材以任務為導向,在校企結合的基礎上,融入全國高新考試和江蘇省計算機統考題目的內容,打造出一套具有我校教學特色的計算機一體化教材。教材將加入大量習題,通過多類型習題,使學生掌握Office的各種操作命令。通過教材的試用,快速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順利通過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和江蘇省計算機統考。
通過與徐工各企業人力資源部、分廠車間的訪談、調研,結合高新技術考試和江蘇省統考題目,分類整理出各種表格、圖表,確定徐工技師學院計算機教學目標。
通過深入的研究,按照企業軟件實際使用情況和考題難易程度,制定出與Word,Excel和Powerpoint相匹配的課時。
以每節課的實例任務為導向,給予學生充分提示,針對學生反饋過程中出現問題的知識點進行著重講解。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自我能動性,讓學生在討論中對各知識點的使用方法融會貫通。教師要在結合企業調研結果和各種企業實例的基礎上,制定計算機教材。教材編寫要貫徹一體化教學理念,對于原封不動引用其他教材的地方,在參考資料中要作出明確說明。
計算機知識更新速度很快,我們技工學校對學生計算機方面的教育也應該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所以對教材的編寫應該嚴格把關,采用任務驅動的編寫思路,將計算機的基本應用和操作融入具體的案例中,案例的選取貼近真實的企業工作情境,使學生在完成各項任務的過程中學會操作方法,從而培養其借助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