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兵
(江蘇省啟東市呂四中學)
現代的高中生物教學應緊抓學科性質,結合學生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做出最合理的教學安排。只有在科學的教學安排下,學生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對所學知識才能真正掌握。對于高中生物的教學實踐,應將以下理念貫穿于教學活動中,以求最佳效果。
概念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高中生物老師對概念圖的認識仍不夠全面,不能物盡其用,使其發揮最大的效能。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透徹理解概念圖教學方法,主動歸納總結出簡便易理解且適合學生的概念圖,使概念圖為學生的知識理解提供更為清晰的思維脈絡,促進其學習活動。同時也應鼓勵學生主動建立自己的概念圖,以自身的思維建立出的概念圖對學生來講,更能理解并記憶。教師應清楚認識到概念圖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的幫助,并在教學實踐中積極貫徹,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使自身的學生觀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意識到學生身心的發展性,進而積極挖掘學生的潛能,營造適合生物教學的氛圍,將學生最初的興趣轉變為進一步學習的動力。生物的教學活動具有實驗性。例如在講解生長激素這一章節時,應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及實驗操作能力,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的植物,查閱此實驗植物的有關生物學特性,設計實驗以及完成實驗操作。這樣的一整套學習活動,能使學生深切感受到生物學的奧妙,積極地動手活動更能使他們保持學習的樂趣,由此不僅能學來知識,更會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甚至養成終身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自主學習還能使學生在最需要復習的時候進行知識的重新梳理,扎實地掌握所學知識,建立自己的記憶曲線與知識框架,而不是教師進行整體學生的,不能做到因人而異的復習教學。高中的生物知識理論多需要自己的領悟,通過長時間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能很明確地知道自己的知識薄弱點所在,并采取最適合的方式進行查漏補缺。在這樣的學習狀態下,學生能達到最高效的學習效率,完成老師的教學任務,同時培養了正確的學習方法。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認為:思維是學習的最好狀態,而在學習中應保持持續的批判精神。對于高中生物的學習也應如此,教師的教學活動應將建立學生的批判思維作為一大教學目標,而教師則應努力在教學中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批判思維的建立需要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在課堂講授中,教學者不能一味地傳授知識,而應使學生自主進行思考,不斷地對知識點進行質疑,進而采取實驗驗證,盡自己所能發現問題,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對老師傳授的知識進行主動思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
高中的生物教學,應時刻聯系學生的學習現狀,采用先進的教學方式,積極實踐,建立最合適于學生的教學模式體系。也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使其能夠自主地帶有批判地學習,而教學實踐活動的目的則是有效促進此能力的發展,使其不斷完善,只有這樣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并使真正領悟所學知識。
[1]吳劍,羅曉琴.探究主動學習教育,培養主動學習素質[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
[2]陳長飛.主動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探索,2012(01).
[3]徐麗.淺議高中生物課的導入[J].文理導航:下旬,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