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強
(甘肅省廣河中學)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所研究的是物質的基本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以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的一門基礎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或科學課程相銜接,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新課程標準要求通過高中物理教學讓學生繼續學習基本的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了解科學研究方法;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興趣與熱情;認識物理學對科技進步以及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為終身發展,形成科學世界觀和科學價值觀打下基礎。同時,在現有高考模式下,提高高考物理成績也是很重要的教學任務。在實際教學中把握好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關系,避免滿堂灌和只學不教的熱熱鬧鬧的差課,對學生成績的提高和學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淺談一下在這方面的心得體會。
教學既是一門科學,要根據所教學科特點、課程標準要求及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進行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學對象是具有鮮明個性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各不相同的幾十個學生,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特點靈活地采用不同方法進行教學。
先談一下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之首應是先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來自教師生動有趣的講課和教師的人格魅力。比如,上物理課涉及物理學史的內容時,老師若能把科學家探索物理自然規律過程講得生動有趣,能把一個抽象的概念用一個生活實例讓學生理解透徹,學生自然會產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濃厚興趣。教師高尚的品德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中取得的成就感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原因,教學中應根據學生實際水平設計教學方法,選擇習題難度,做好學困生輔導及尖子生培養,讓所有學生不斷有學習的成就感,提高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興趣濃厚了,才能有效組織科學探究等自主學習過程,教師的教學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通過教師引導讓每個學生都要參與到科學探究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在探究結束后清楚地表述得出結果的依據,能對探究方法、結果進行評估,教師應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疑惑、錯誤。總之,學生探究學習應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有充分的自主學習過程,有相應的學習收獲,不可讓學生毫無目標,放任自流,亂作一團。
教師的“教”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學生有目標地自主學習,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困惑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用自己高水平的科學思維水平;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水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及價值觀。要做好以上幾個方面,教師除了平時精心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外,還要經常學習思考,提高自身能力。教師學習內容除了物理專業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外,還應學習一些人文、社會、科學,現代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教師還應提高自身修養,養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這些都對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有很大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