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梅
(成都市雙流縣青少年宮)
青少年宮作為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對我國青少年的教育與技能培訓起著顯著的影響。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青少年宮不僅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內外環境,也出現了越來越顯著的問題。就目前情況來看,制約著青少年宮發展的主要問題已不再是內部管理所體現出來的問題,而是怎樣應對市場化浪潮的沖擊、復雜的社會環境、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和保持與外部環境的良性互動,已成為新時期青少年宮尋求自身轉變發展難以避免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就新時期青少年宮如何轉型發展進行研討。
目前,就我國青少年宮的管理體制而言,有附屬于機關機構、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或是企業單位、有完全外包經營的企業化運作。而在投資方面,有政府全額撥款、有社會各界人士資助、也有差額撥款以及自收自支。由于目前我國青少年宮隸屬關系各異、經費來源和管理不同,使其組織機構有很大不同,導致管理出現多頭化的現象,再加上較多青少年宮的建筑是20 世紀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建筑老化、設施陳舊,很多基本設施跟不上,也滿足不了時代的發展與青少年教育活動的需求,有些青少年宮連最基本的消防和安全需求都難以得到有效保證,這使青少年的健康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如此種種,不斷使近些年來青少年宮的發展舉步維艱。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達,信息化時代的不斷深入,以往以教師教、學生學,以教師為主、以教學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狀態在新時期背景下已顯得蒼白無力。現代科技的發展促使信息媒體越來越強,尤其是電視、互聯網的普及,使青少年在成長成才過程中所需的文化信息與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再者,除教育方式落后外,傳統育才理念也脫離了現實。人才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而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市場需求則時時刻刻呼喚著各種不同類型的人才,加之目前創新人才的需求,使復合型人才成為社會緊缺的人力資源。而當前較多像青少年宮類似的校外教育機構仍在使用單一的知識標尺和單項的專業水平來對青少年進行培養、訓練,這就是人才理念和教育模式片面性帶來的窘境。
青少年宮的育人理念,曾經歷了“三好學生”“四有新人”“五好少年”等不同時期的不同模式。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弘揚主流文化,提高青少年的審美能力、審美水平以及人文情懷,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青少年宮育人的核心指南,在堅持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理念的同時,還需要更進一步更新育才理念。首先,要重視青少年德、智、體、美、勞的協調發展;其次要堅持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共同成長的理念,建立健全心智、強壯的體魄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因素,不僅如此,還要堅持優幫差、優帶差的教育理念,關注每一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其綜合素質。
在科學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傳統的育才方式已不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所以,我們應當跟隨時代的步伐和需求,結合實際教育,改革育才方式,主要從硬件和軟件方面來滿足現代人才培育的基本素質要求。一是轉變對科技的理解,以前人們讓孩子學習技術的目的多數是站在培育孩子能力的角度上,現在主要是為培養科學精神而創造科學技術環境。例如,一些計算機創新大賽活動,旨在對創新思維、創新意識的開發,以及讓這種思維和意識的開發與實際操作技術相結合、相統一;二是加強青少年“成長問題”的關懷與幫助,遵循、結合心理學規律,對青少年進行有效的、針對性的幫助;三是加大對青少年非智力因素下養成的環境、條件、方式的探究與思考。目前很多青少年宮的發展與素質訓練已經被社會市場的沖擊及一些拓展訓練營搞濫,這需要更進一步個性化和針對性的嘗試;四是要用文化精神來引導文化活動,以往我們開展的各類文化活動往往只具備文化的形式,而忽略文化的真正內涵,缺乏文化內涵的文化活動只是一個軀殼,只具有表面形式,經不起時代的檢驗。所以,強化文化精神的審美評價、人文關懷,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言以蔽之,在新時期背景下,我國青少年宮作為校外教育的重要支撐和載體,要確立轉型發展目標,抓住機遇,做好充分迎接各種挑戰和困難的工作。轉變觀念、勇于探索、不斷實踐,為推動我國青少年宮持續健康轉型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任倩.試談新時期青少年宮的發展[J].大眾文藝,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