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俊
(江蘇省溧陽中等專業學校)
高職學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不甚相同,其主要培養目標是操作型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本著“以市場為導向,培養技能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辦學目標,從而實施有效教學。
現階段,計算機網絡應用人才十分匱乏,但不少高職學校畢業的計算機畢業生卻遲遲找不到心儀的工作,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即為高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關于高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為:(1)教學過程偏離辦學理念,即教學過程未依照市場需求目標進行,過于注重學位教育,脫離了社會實際;(2)選定的教材不甚適宜,表現為所選的教材理論性、邏輯性較強,重深度、廣度,卻不適宜知識基礎較弱的高職學生;(3)教學手段老套落后,體現為不少學校沿襲著黑板粉筆的教學方式,使過于抽象的計算機概念難以得到很好表達,不利于學生的認知與理解;(4)教學內容稍顯滯后,高職學校的緊隨教材的教學習慣使學生很難接觸到最新的社會主流技術,造成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的脫節;(5)不重視實踐,只教授理論知識不注重社會實踐的方式無法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說,高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面臨著巨大挑戰,亟須找尋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應對挑戰。
高職學校應當明確“以應用技能教育為主,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職業技術人才”的辦學理念,然后遵循以實用為主的教育指導思想,在此基礎上真正改進教學思路,為社會培養專業的網絡應用型人才。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需不斷觀察社會市場情況,了解市場最新的人才需求,根據社會需求適當增加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教學成效。
由于計算機網絡專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適宜此專業教學的教材應該具備技術先進、通俗易懂、多元全面、重點突出的特征,所以高職學校在選定教材時務必要了解清楚實際內容,爭取選擇到簡單易懂、實用性強的教材,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網絡知識。
計算機專業本身涉及的知識內容比較抽象,網絡更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將抽象晦澀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呢?這就要求老師要勇于革新教學手段,敢于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借此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來更好地促進教學。與此同時,老師還要精心收集和整理最新、最先進的計算機網絡主流技術的內容信息,在課堂上給學生做以講解,擴大學生視野的同時讓學生了解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
就目前情況來說,不少高職學校由于缺乏意識或資金不到位,還沒有建立起網絡實驗室,這無疑對計算機網絡教學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學校應該盡可能快地消除一切阻礙教學困難,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條件為學生創造實驗環境、校外實驗基地等,以此達到實踐目的,培養出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
總而言之,有效應對高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面臨的挑戰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積極應對、敢于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獲取有效的解決策略,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學生才能真正得到幫助。
胡飛躍.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開發與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