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瑊妮
(江西省民政學校)
切合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可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以情境、活動和創新教學為關鍵的教學設計可以達到主體性教學和素質教育的目的。現代的教學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學什么,即解決目標問題;為達到目標,需要使用什么教學資源和采取什么教學策略,即解決資源和策略問題;如何評價教學效果,即教學效果的評價問題。本文在此思想指導下進行教學設計,現介紹如下。
本課選用的教材是由王瑞敏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康復護理技術》。由于授課對象為養老護理專業的中職生,她們活潑好動,注意力分散,基礎知識容易忘記;學生已處于第二學年第二學期,已經學習過公共基礎課、解剖生理、藥理、養老護理技術及老年疾病護理等課程,具有一定的醫學知識及疾病護理能力;我校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購買南昌市青云譜區失能老人護理服務項目,安排養老護理專業學生進社區具體開展服務,為此學生對本課程學習有很大興趣,實踐能力長于理論學習。針對學生以上特點,我在教材編排上進行了內容重組,采用任務模塊化教學。
1.學生通過學習后能達到以下三個教學目標,即:(1)知識目標:了解如何對腦卒中患者進行評價;熟悉腦卒中疾病常用的康復診斷;掌握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2)能力目標:能用康復護理程序對腦卒中患者實施康復護理,能書寫腦卒中患者的護理方案,能自主獲取并應用知識。(3)素質目標: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勇于探索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心、耐心、奉獻心,且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及人文素養。
2.確定教學重、難點。由于“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措施”為康復護理技術關鍵內容,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可加強疾病管理和康復,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人發病率、病殘率,有效促進老年人疾病康復,從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同時此康復護理措施內容繁多,因此將其設為重點及難點。
1.教法設計。(1)PBL教學法:以案例為引導,提出問題,讓學生各有所談,互相啟發,共同尋找答案,最后老師解疑、總結。(2)理實一體化教學法:課程安排在多媒體教室、實訓室、社區實訓基地完成教學,“教、學、做”三位一體,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3)任務驅動法:要求學生進入社區完成一份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方案并實施康復措施。
2.學法設計。(1)自學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學能力。(2)學生講解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鍛煉學生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3)分組討論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4)觀摩法:觀看教學視頻及教師示教。(5)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擬,仿真康復護理工作。
3.教學用具。本課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實訓室示教、光盤、掛圖、康復儀器設備,同時利用QQ建班級交流群討論課程知識。
1.課前準備。(1)準備課件、教學用具及實訓器材。(2)學生分組并確立組長,負責組內協調和任務指導。(3)安排學生進社區接觸案主,收集給出的案例資料。
2.導入新課。課前安排學生進入社區收集的該老人資料:胡繼友,65歲,退休工人,住址:江鈴集團梨園小區1區62棟3單元101室。高血壓病史20年,2014年3月8日因與家人生氣,突發劇烈頭痛、嘔吐1 小時入院。入院后體檢:右側肢體運動障礙,CT見右側內囊部高密度灶。住院治療一個月,主要脫水、對癥治療,未行康復治療,病情穩定后出院回家。提出問題:胡爺爺因什么疾病入院?腦卒中分哪兩類?腦卒中的臨床表現有哪些?讓學生回答以上問題復習舊課,然后再提出以下問題:胡爺爺存在哪些康復護理問題?如何進行康復指導?讓學生帶著問題結合病例走進新課學習的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邏輯思維能力。
3.學習新課。(1)分組自學(5min):學生進入PBL小組工作室,討論此案例,將社區護理該老人時存在的問題及老師給出的問題進行自學并歸納。(2)學生講解(5min):讓每組派一名代表講解小組對案主病情的解讀及如何展開護理措施。(3)教師演示(25min):圍繞腦血管病的康復護理診斷、護理措施及康復評價進行講解,針對護理措施這一重難點,細化成體位擺放、維持關節活動度訓練、翻身訓練、床上運動、起坐訓練、坐位平衡訓練、起立及轉移訓練、負重訓練、重心轉移訓練、步行訓練、上下樓梯訓練、平衡功能訓練及ADL訓練這13個任務模塊,采用圖片、錄像、現場演示等直觀教學,分步驟、分階段完成。(4)分組鞏固(35min):安排學生進養護實訓室分組練習,教師在旁指導并監督。(5)檢測(10min):抽查學生對13個操作的掌握及提問知識點。(6)機動(2min)。
4.歸納總結(4min)。(1)對學生講解及分組練習的錯誤進行集中糾正并強調;(2)按照護理程序流程,從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來梳理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并指出案例患者的護理要點。
5.布置作業(2min)。(1)完成一份腦卒中患者護理方案并答辯。(2)對護理方案中的腦卒中患者進行有效康復護理。
1.加強師生交流,培養良好職業道德,帶領學生進社區開展康復護理工作,利用QQ群進行知識探討,有效增進了師生友誼,期末教師評價滿意度為100%。
2.對學生進行腦血管病患者護理方案答辯。全方位考核學生對本課程知識掌握程度,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消化理解。期末考試中該課程內容考題正確率為98%。
3.深入社區了解學生康復護理老人情況。老人及家屬均反映學生護理到位,偏癱肢體功能明顯好轉,相當滿意。
[1]簡立君.論素質教育中的現代教學設計[J].煤炭高等教育,2002,5(03):112-113.
[2]單亞維,艾華,賀昱甦,等.我國機構養老人群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文獻綜述[J].全科護理,2014,7(12):58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