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平
(湖北省建始縣第一中學)
很多學生都覺得高中數學的學習是比較困難的,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更應該積極采取措施,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數學的教學中,以學生為主,教師起到一個正確的引導作用就可以。傳統教學中的教師是授課的主體,轉變成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可以主動去探索,不斷開闊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比較難的學科,如果教師還是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會失去興趣。在探究式教學方法中,教師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多組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在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和教師的交流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分析問題,把分析到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整個過程可以煥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活力。
創(chuàng)新對于人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會不斷進步。對于高中數學的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思維和教學方式,探究式教學包含了很多層面。所以,教師可以盡情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探究式學習中,教師也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多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中國傳統教學一直沿用的方法就是教師一個人在三尺講臺上講解,學生在下面被動學習,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是有好奇心的,對于數學這類學科本身就比較缺乏興趣,如果再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學生一定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探究式教學就是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活動和實踐中學到數學知識,以學生自己探究分析為主,教師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鼓勵學生大膽探究。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走到學生中間。在傳統的教學中,過于強調教師的作用,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地位,探究式教學就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去探究問題,發(fā)現問題,然后積極主動地去尋求方法解決問題。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只有自己不斷發(fā)現問題,然后把自己發(fā)現的問題請教教師,對于學習才更有針對性,對于知識點的記憶才會更加深刻。如果只是教師一味講解,那就沒辦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就沒辦法讓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對于數學的學習一定要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在數學課程的講解之前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情境或者反問的形式,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對教師的講解充滿好奇心。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這個年齡都是好奇心比較重的,對于教師設置問題式的教學都充滿了好奇心,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解,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也會比較深刻。
在數學教學中多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可以大幅度提升學習效率,并且在合作交流中教師可以發(fā)現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在合作交流中,教師也可以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加喜歡數學課程,學生之間也會更加團結,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對于學生的個人發(fā)展也是有好處的。
案例:在講解數學“函數零點”知識點的時候,教師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的桌子上準備一根線和一支筆,這里面的線就是函數圖象,筆就是坐標軸,然后調整筆和線,讓筆和線形成交叉點,然后觀察交叉點的形成。讓大家分組討論他們觀察到的和發(fā)現的問題。這個案例就體現了探究式教學的特點,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中,不斷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遇到學生沒辦法解答的問題再進行詳細講解。
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在學生進行合作交流的時候也提高了學生的交流能力。探究式教學其實包含的內容還有很多,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真正學到有價值的東西。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制訂一個教學計劃,在教師的教學計劃內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教師從中起到引導的作用,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教師的引導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教師也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1]王雅蘭.高中數學概念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2]馬小菲.教學探究式學習現存問題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