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峰
(江蘇省淮安市江蘇護理職業學院)
要克服學生的懼水現象,首先要使學生產生學習游泳的興趣,使他們認識到強身健體對今后發展的重要性以及認識到學會游泳在危急時刻能夠自救的重要性。一般來說,出現兩種極端現象:一種是學生喜歡在水中的感覺,渴望自己會游泳;另一種是學生由于其他因素害怕近距離接觸水。所以針對兩種截然相反的現象,應用不同的輔助練習的方法進行教學。
學習游泳的初級階段,首先要培養學生對游泳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產生了興趣才能學好這門課程。為了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以及增強對學會游泳的興趣,在游泳教學中應該使用游泳圈、浮板等游泳工具,然后在教學生游泳前做好前期準備和動作要領,使學生感受在水中的感覺,循序漸進地嘗試拋開工具學會利用自己的肢體動作真正學會游泳。
通過游泳學生不僅能夠強身健體,掌握一項生存技能,還能培養自己的競爭意識,游泳本身也是一項競技類的體育項目,國家在全民健身計劃中也倡導推廣了這一項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做游戲的形式,通過不斷地練習和比賽訓練學生對游泳動作的熟練程度。例如,通過水上吹乒乓球比賽,訓練學生的肺活量,也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鍛煉心理素質。
游泳的姿勢和方式具有多樣性,學生的興趣不同選擇的游泳方式也各不相同,教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游泳方式。例如,選擇學習蛙泳的學生,應該注重鍛煉腿部力量,協調身體重量注意配合上肢的動作。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糾正錯誤的動作,或者動作不到位的現象。
通過研究游泳教學的特點,運用合理有效的游泳輔助練習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完全掌握一項新的生存技能,激發學生學習游泳的熱情,消除部分學生的懼水心理,使學生真正喜歡上游泳,并將它作為自己終身鍛煉的強身健體的習慣。
陳婷.游泳輔助練習在大學游泳教學過程中的運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