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榮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教師進修學校)
幼師舞蹈教學中節奏感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舞蹈的最主要特點就是律動,肢體的律動在于節奏,如果沒有節奏那么也就沒有舞蹈。節奏明快,舞蹈動作就顯得輕盈飄逸;節奏沉重有力,舞蹈動作就顯得剛進、堅挺。節奏可以使雜亂無章的舞蹈動作在一定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標準。對幼師進行節奏感的培養,不僅有利于幼師進行舞蹈動作的學習,同時還能夠增加幼師身體動作的協調性。本文從多角度對幼師舞蹈教學中節奏感培養的主要策略進行探索。
在幼師舞蹈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不同節奏的音樂讓學生欣賞,同時要求學生跟著音樂自由跳舞,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學生對不同種類的音樂進行聆聽,理解各個音樂之間有什么不同。同時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進行節奏的編排、創作。幼師在舞蹈教學課堂上很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心思不能夠放在舞蹈學習上。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敲擊、彈奏、吹響多種樂器,吸引學生的目光,使學生的好奇心轉移到教師手中的樂器上來,提升學生對于節奏感培養的熱情。教師需要對樂器的音效特征有足夠的了解,在學生音樂欣賞完畢后教師能夠講述該音樂中應用的主要樂器,增加學生對于音樂的認知和理解。教師要求學生隨著音樂自由跳舞,可以使學生理解什么類型的節奏可以引導怎樣的肢體舞蹈動作,增加學生對于節奏的實際理解程度。
即興舞蹈就是事前沒有進行舞蹈動作的編排,舞蹈人員聽到音樂后能夠快速地進行舞蹈的編排和創作,然后直接表演出來,即興舞蹈表演對于一個出色的舞蹈藝術家沒有任何難度,同時還能將音樂的魅力更好地展現出來。有的舞蹈學員熱衷表現自己,能夠進行即興舞蹈表演。而有的學生對于在眾多學生面前進行表演存在一定的恐懼,因此教師要尋找一定的方法幫助學生消除內心中的恐懼。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的聆聽中,然后通過舞蹈動作將自己對于該音樂節奏的體會展現出來。
即興舞蹈訓練可以作為幼師舞蹈教學中學生節奏感培養的基本方式,保證學生不僅僅在課堂上可以學到知識,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通過即興舞蹈進行實際運用,加深和鞏固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即興舞蹈可以讓學生進行肢體運動、腦力運動。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即興創作進行評價,同時告訴學生如果舞蹈中的某一動作換成另一種舞蹈動作更能夠表現出該階段的節奏。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在課堂上學習到的內容即興設計出一段節奏,然后教師讓學生以多種方式將節奏表現出來。
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于節奏的表現形式,了解學生對于節奏的掌握程度,或是了解學生對于節奏概念上存在的誤區,及時對學生進行調整,使學生可以培養正確的節奏感。即興舞蹈可以讓學生明白怎么樣才能跟上節奏,什么類型的節奏決定怎樣的舞蹈動作。在即興舞蹈中對學生進行節奏感的培養,使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節奏,同時還能使學生的舞蹈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對于學生日后學習舞蹈有很大幫助。
幼師舞蹈教學是對幼師進行舞蹈素質培養,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大量的舞蹈藝術家以及舞蹈表演人員。學習舞蹈最終都是為了展現音樂的魅力,可以在舞臺上為更多的人表演,展現自己的舞蹈才華。教師可以建立小型的舞臺,舞蹈學員在舞臺上有著屬于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舞蹈動作。每一個藝術形象都會有屬于自己的舞蹈動作,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理解藝術形象的過程中,了解節奏的表現方式。教師要求學生在有音樂和沒有音樂的情況下進行一次舞蹈表演,然后告訴學生節奏對于藝術形象的重要性,如果沒有節奏也就沒有藝術形象,或者節奏轉變藝術形象的情緒也會發生轉變。想要演好自己所代表的角色就必須加深對于節奏的理解,才能夠將藝術形象的特點良好地展現出來。在藝術形象中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可以加深幼師舞蹈學員對于節奏的掌握程度,明確節奏的表現形式。
節奏感的培養是幼師舞蹈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需要找尋合理、有效的措施攻克教育難關。加強對于幼師舞蹈學員的節奏感培養,能夠使學生領會音樂的魅力,提升學生對于舞蹈動作的理解,對于提升學生綜合舞蹈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幼師舞蹈教育工作人員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吸取經驗,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良和優化,找尋更多的有效策略對學生進行節奏感培養。
翟文.幼師舞蹈教學中節奏感的培養策略[J].黃河之聲,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