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紅
(江蘇省如皋中等專業學校)
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新模式的構建,對促進中職學校服裝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如何在校企合作的視域下構建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新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內容。
中職學校服裝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這一專業教學的有效實施單憑理論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要提升中職學校服裝專業的教學效率必須要加強服裝專業的實訓教學與企業培訓的有效結合才能真正提升服裝專業的教學實效,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中職學校要改變舊有的辦學觀念,在提倡實訓教學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盡量謀求學校與相關服裝企業的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規章制度,探尋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徑,以制度的完善促進中職學校服裝專業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
加強中職學校服裝專業與企業的合作要本著“合作共贏”的原則,通過以往的服裝行業企業與中職學校服裝專業實訓的合作經驗來看,要實現雙方的有效合作必須要找到雙方合作的利益契合點,無論從合作方向的確定上,還是合作內容的選擇上,都能夠在各自的立場上有所收獲,只有這樣的合作才能真正收到實效。正因為如此,中職學校服裝專業與服裝行業企業要想真正實現有效的合作,就要共同建設雙方都需要的服裝生產實訓基地。學校選派一些能夠適應頂崗實習的優秀學生參加基地的頂崗實踐,通過頂崗實習活動的開展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全面提升,為學生未來從事該行業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這樣的合作企業獲得了服裝專業人才的同時,也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從這個意義上來分析,校企共建服裝生產實訓基地是極其必要的。
中職學校服裝實訓基地的建立,對中職學校服裝專業實訓教學的實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單單靠學校的努力,以單打獨斗式的教學實施來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是遠遠不夠的,要提升中職學校實訓教學的效率,企業需要參與到學校實訓教學的各個環節,加強企業與學校在教學中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在中職學校服裝專業實訓教學實施中,企業的參與要從學校實訓教學的特點出發,在精心制訂雙方合作計劃的基礎上,創設實踐性的教學內容,以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作為合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以企業在各個教學環節中的有效參與中促進實訓教學的高效實施。
要提升中職學校服裝專業實訓教學的效率,教師的素質是不可忽視的,只有教師的實踐能力提高了,中職學校服裝專業的實訓教學才能夠更好地實施,要真正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就需要盡量增加專業教師與企業接觸的機會,要做到這一點,學校就要不定期派遣一些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以此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主要做兩項工作:一是到企業中學習新的生產工藝,掌握新的生產技術,學會使用新的生產設備;二是要深入研究市場需求,了解現階段服裝企業到底需要怎樣的人才,做這些事情主要是因為如果中職學校不及時地了解這些情況,其原有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往往是較為落后的,難以適應現階段企業的需要,通過教師到企業的頂崗實踐,可以更好地實現教學與實踐的銜接,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以此促進中職學校服裝專業實訓教學的有效開展。
服裝行業企業與中職學校服裝專業的合作要以學生的職業發展作為共同實現的合作目標,學校和企業不僅要共同參與專業的設置,還要共同探討服裝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且要在課程改革方面,雙方也要進行合作,在生產實踐的各個環節也要加強彼此的融合,要在產品的設計、生產的開展、營銷活動的實施、信息的展示等方面,展開有效的合作,共同制訂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規劃,加強人才培養的有效合作,通過學校與企業在實訓教學中的深入融合,促進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通過學校與企業相互連通,真正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優化與整合,改變了學校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學校這種僵化的班級授課的人才培養模式很難適應現階段的服裝市場需要,因此,企業對所需的服裝人才的培養,以學徒式的培養方式進行培養,更符合人才培養的現實規律,這樣的人才培養不僅有利于學生形成迎合市場需要的實用性技能,也為相關人才的市場需求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通過校企互通構建學徒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促進中職學校服裝人才的培養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以校企合作構建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新模式對促進中職生服裝專業技能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應該承認,現階段相關方面還存在著許多亟須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以此為視角對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嘗試性的探究,希望通過本文的探究能夠更好地促進中職服裝專業實訓教學的有效實施。
[1]陳亮.校企合作:探索職校服裝專業教學新模式[J].職業技術,2010.
[2]肖勁蓉.校企合作中的服裝專業教學模式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