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
(聊城大學傳媒技術學院)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學習已成為一種極為重要的自主學習和遠程教育方式。隨著技術和人的思想接受能力的改變,以往的網絡學習已經不能適應每個人的學習需求。基于網絡的自適應其學習才能實現其人性化,并且能夠發現并利用人們自主學習的規律和特點來進行遠程教育,提高了學習適應性,改變了以往網絡學習的刻板化和模式化。
自適應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適應學習是指學習者在一定的環境下可以主動地去進行知識的探索,自適應學習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能夠自己掌握學習情況,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來制訂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自適應學習,又可以分為發現學習、解釋學習、實例學習、實踐學習四種。
基于網絡的自適應學習系統具有以下特征:以學習者為中心,實現了個性化和個別化教育,自我管理的學習,自適應的學習。
基于網絡的自適應學習的學生接受類型不同于傳統的學習方式,不等于簡單地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搜索網絡資源學習。它是一種屬于施瓦布分類開放學習的媒介收購模式,這種學習方式是學習者在教師的支持下獲得的結論,是相對獨立的行動。
雖然其在中國教育信息化時代有著發展迅速的現狀,同時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但與發達國家教育資源數據庫建設與之進行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國家重視教育事業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信息化程度,必須大力促進教育資源的建設,目前,基本問題如下:
1.課程缺乏總體規劃。課程的總體規劃和設計的前提是遠程教育是必要的,包括系統分析、設計、決策和規劃。當前網絡自適應學習系統整體收斂過程階段,尚未通過的“總體規劃”,面對社會需求,打開系統設置的專業后,可以通過綜合措施來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
2.并非適合所有課程的教學。盡管MOOC 等一系列網絡自適應學習系統聲稱要提供虛擬實驗室平臺來解決部分理工類課程的實驗問題,但體育類課程和各專業學生實習無法被虛擬教育取代。因此,它只是一種新的課程實施形式,無法取代傳統教育。
3.證書可靠性和學分認證方式遭質疑。目前的網絡學習系統平臺中大部分課程都是其依據名校名師的品牌效應而確定的,并沒有一個嚴格的課程標準與評估機制。無論使用什么技術,在虛擬環境中進行考試和學分認證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仍待考究,畢竟不是每個學生都擁有較強的自制能力和較高的道德水平。
4.教學方法與學習模式單一。從理論上講,網絡自適應學習平臺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學習模式,然而,正像著名的教育技術和遠程教育學者Bates 所指出的那樣: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采用的是一種“依賴于信息傳遞、計算機對作業評分以及同伴評價之非常古老的、過時的行為主義教學法”,只是一個大型的在線演講廳,是一種無效的學習模式。
針對現有網絡自適應學習系統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創建一個更完善的學習支持服務體系。通過web 頁面,終端可以提供字典、筆記,并討論盒子學習工具為學生解決問題,避免在學習過程中切換頁面和工具,可以借鑒現有的遠程教育支持服務的經驗,在適當的地方對學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一對一的輔導。
2.與傳統的教學相結合。在線學習模式整合與傳統的面對面課堂學習模式,可以生成在線學習和學生自組織的面對面的互動模式,學生使用其平臺提供和推薦的虛擬社區找到了當地相同興趣的學習者,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安排面對面的溝通和互動的在線學習。
3.建立嚴格的課程標準和績效考核制度。課程介紹和信用證書身份驗證機制,必須對課程標準和評估體系,建立嚴格的綜合評價標準,這樣可以保證證書的可靠性和信用以及權威。
總之,基于網絡的自適應學習系統的發展對我們的傳統教育進行了優化其教學行為,靈活進行課程設計,課程學習資源和學習的支持服務,促進資源高效、高質量的教育,促進高等學校資源和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使教育發展的方向更廣泛。
周濤.淺談網絡教育及教學[J].石河子科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