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斌
(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近些年,隨著國家對高職教育的不斷支持,我國的高職教育在不斷地進步。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就是具有理論與實踐生產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在現如今的社會中,高職教育中的室內設計行業在快速地發展,室內設計人才需求量很多。室內設計(Interiordesign),是一種以居住在該空間的人為對象所從事的設計專業,既需要工程技術上的知識,也需要藝術上的理論和技能。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高職教育的起步比較晚,雖然一直在不斷地進步,但是還是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而且我國的高職教育的生源素質一直不是太好,尤其是在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生源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對于室內設計專業來說,文化素質也是制約其學習與發展的因素。學校傾力打造出了一批教學理論與實際工作能力兼具的雙師型教師,這對于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的提高非常重要。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非常清晰而且具有定向的,就是培養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兼具的應用型人才。學校在進行教學體系的構建時,應該符合社會的需求與發展,來構建室內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
室內設計不同于一般的藝術專業,室內設計不僅具有藝術性,還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室內設計就是在現有的經濟條件下,設計出非常舒適的室內生活環境。室內設計好壞的評價標準分為三個方面,分別是技術、美觀、功能三個方面,在室內設計的時候,這三個方面的協調與平衡是設計師設計的依據。與平面設計那種純視覺的設計相比,室內設計需要考慮的方面非常多,在進行室內設計課程體系構建時,應該技術與藝術相融合。
室內設計專業課程的體系架構,課程的內容可以分為技術類、藝術類以及綜合類三種。在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中,這三種課程的內容是相互融合的。鑒于高職教育的實用性特點以及室內設計學習的復雜性,學校在進行課程體系的構建時,一定要適當合理地安排好教學內容。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技術與實用技術要并存,在學習過程中也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認知階段、初步教育階段以及深化教育階段。
根據室內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架構的初步圖形,如何通過合理的安排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是學校需要考慮的問題,在進行課程體系架構完善的過程中,必須從高職教育與室內設計課程雙方面的特點進行考慮。
我國的高職教育在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通常都是比較重視藝術方面,對于室內設計這種具有實用性的專業人才的培養就明顯地跟不上社會需要。由于招生時的生源在高中所學的科目可能不一樣,有的具有美術功底,有的可能美術就比較差,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就不能對他們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對于美術生源,可以進行一些物理幾何方面的教育,對于非美術學生就要進行美術教育,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藝術類專業中實用性較強的專業,學校在進行教學體系的構建時就不能跟純粹的藝術專業的教學體系一樣,在培養的過程中要共性與理性共存。
由于室內設計專業的實用性特點,學校在教學時就不能只進行純理論的教學,要以具體工作內容為向導,進行教學體系的構建。在教學過程中,學校可以采用校企結合的模式來進行實踐教學,通過與企業的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僅對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同時也加強實踐操作能力,以便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能夠更快地適應崗位的要求。
高職室內設計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與社會行業的需求相適應,將行業的發展引入教學體系的架構中。在室內設計課程體系的構建中,采用校企結合的模式,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在室內設計過程中,還要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在進行室內設計的過程中,還要考慮使用者的個人感受,在設計過程中,給使用留一點余地。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體系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改變,與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相協調。
室內設計專業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性,通過文章的描述我們知道,高職在進行室內設計專業課程的體系構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藝術與技術的雙重培養,同時采用校企結合的模式,讓學生對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的操作,培養職業技能。高職室內設計教育科學體系構架,一定要與社會的發展相協調。
[1]廖風華.高職室內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02):43.
[2]孔小丹.探討高職室內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0(06):108.
[3]馬搏.中職室內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探討[J].職業技術,201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