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發 朱 偉 牛忠國
(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我國網絡教育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各大高校根據自身資源成立的網絡學校,高校網絡教育可以為學員提供相應的學歷證書;另一類則是商業化的網絡教育培訓公司,這類網絡教育沒有向學員提供學歷證書的資質,但它們具有充足的資金和設備,在教學技術方面有較大優勢。教育部在第三次信息化工作會議中,將高校網絡教育列為全國教育的重點工作,這也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個發展方向。為了加快高校網絡教育的發展,以滿足越來越多的網絡學員的需求,教育部制訂了相關措施:首先,要加強高校網絡的建設,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同時國家也對衛星電視進行網絡教育方面的改造,建立起高校網絡教育的資源中心和教育平臺;其次,依托高校自身的師資力量,開發新的教育軟件,面對不同層次的人群,開發相應程度的教育視頻和學習軟件;最后,由教育部劃出專項資金,用于網絡視頻和遠程課件的開發和應用。
高校網絡教育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學習科目,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實際需要進行自由選擇,在興趣的推動下,以提高學生對所選科目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便捷靈活。此外通過網絡教育所使用的遠程視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一些難點、重點反復觀看學習,進而掌握這些知識,這是傳統課堂教學所無法實現的。在這種可以自主選擇科目,而且可以學習掌握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自然會得到很大提高。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時間和教師資源問題,很難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一對一的輔導,即使在課后請老師進行家教,也只適合少部分有條件的學生,無法廣泛施行。而網絡教育卻可以完美地解決這一問題,通過網絡視頻,學生有了學習的條件,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將自己面臨的問題通過發郵件等方式請教老師,而老師因不必在每個班進行講課,這樣就可以留出大量時間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這種針對性的學習,既節省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也減少了教師的精力損耗,并且實現了一對一輔導教學,對教育的良性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網絡時代,面對來自社會各界的壓力,我們每個人都應學習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以武裝自己的頭腦,為自己增添謀生本領,使自己在這個社會中取得更好的發展空間。在傳統的高校教育中,受教育對象絕大部分是在校學生,而其他社會人士,他們可能需要,但卻沒有這種接受高校教育的機會,而高校網絡教育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網絡教育中,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獲取相應的學習資料和教育視頻,并且可以在相應的論壇網站里提出自己的問題,大家可以不分教師、學生身份,可以不分地區差異,一起進行探討研究,得出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方案,同時大家在探討的過程中,對問題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大家可以共同進步。
教學管理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其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整體教育質量。網絡教育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針對整個教育過程,建立科學的教育方案、考查測評和考核記錄體系,對學員的學習過程做到全程跟蹤,針對學員遇到的問題,提出針對性方案,既方便了學員學習,也節省了人力資源,提高了教學管理水平。
在我國尋求教育改革道路的今天,高校網絡教育的出現,以其巨大的教育優勢,無疑為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方向。我國目前總體教育水平偏低,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漸加深,受教育的愿望也愈加強烈,所以高校網絡教育具有廣闊的施展舞臺。高校網絡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難免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在偏遠地方由于網絡線路還未構建,不能接收網絡信號,或是學員與教師不能面對面進行及時交流等問題,但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這些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在互聯網的時代中,傳統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大眾學員的多樣化需求,只有進行教育改革,改變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才能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高校網絡教育作為我國改革教育模式的“先鋒”,憑借其互聯網、計算機的優勢,為人民大眾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不僅方便了學習,還降低了學習成本。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得學習的機會和條件。
目前,我國開展的高校網絡教育已深入人心,被大多數在校學生和廣大的社會人員所接受認同。高校網絡教育將逐步成為我國的主流教育模式,對我國的教育改革和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
[1]王爭.高校網院師資管理與建設中若干問題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7).
[2]孫秀芹.高等院校網絡教育質量管理探析[J].華章,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