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銳
(內蒙古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人力資源管理學科是人力資源專業學生的必修學科,更是基礎性學科。在人力資源管理學科中,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并重,其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時代性與應用性。在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如何突出實踐能力的重要性,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
人力資源管理學科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與應用性的學科,學生要學習豐富的理論知識,并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去解決實踐問題,獲取更多的實踐能力。然而,在高校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教師更關注人力資源管理學科理論知識的傳遞,并不重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課堂中大量傳遞理論信息,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沒有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
課堂教學方法對于教學成效有著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情況來說,大部分高校都通過大課形式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內容的講解,課堂教學模式較為單一。許多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很少與學生進行互動,學生缺少在課堂中發言的機會。死板的學習氛圍,更會影響學生人力資源管理學習的興趣,不利于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提升。
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條件。我國的許多高校都存在校外實踐基地不足的問題,能夠全面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學校并不多。更多的學生都是通過自己尋找單位去完成畢業實習任務。實習單位與學生的成長并沒有太大的關系,所以,在實習過程中,學生不能得到完全正確的指導,更有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實習單位。校外實踐教學基礎的缺乏,極大地影響了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實踐能力培養的效果。
教學內容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基礎。要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就要先改革教學內容。人力資源管理學科發展速度較快,僅閱讀課本內容,很難滿足學生的專業發展需求。人力資源管理的經驗來自于實際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當代高校教師應當對現行教材與實踐中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進行對比,及時進行教學內容的更新,讓更多的實踐案例成為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向學生傳遞創新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做好教學方法的改革工作,就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表達自己的看法,發揮自己的特長,使其實踐能力得到快速提高。教師要加強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力度。人力資源管理學科強調實踐性與應用性,案例教學法的特點與其學科特點具有較大的協調性。案例在課堂中的呈現,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性研究,在案例的引導下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一般來說,教師可以先引出案例,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分析與討論,讓學生代表發言,對人力資源管理案例進行總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接觸到具有實踐性的案例,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中思考問題。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加強情境的創設,模擬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氛圍,讓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感受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實踐條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對于高校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來說是一項保障。人力資源管理教學,需要得到實踐基地的支持。首先,學校可以在財務允許的情況下,建設一個供學生實踐學習的基地,創造真實的工作環境,促進教學條件的優化。其次,學校要針對自身的專業設置,尋找合作企業,爭取與一些企業達成長期的人才培養合作意向,讓學生有正規的實習基地,快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講授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學習更多的實踐能力,不僅能夠讓學生具有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法,更具有人力資源管理的經驗。在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進行創新,有利于當代人力資源專業學生專業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提升。
[1]寇紅濤.以就業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探析[J].知識經濟,2012(19).
[2]董克用.關于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育未來發展的思考[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