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河北科技大學外語學院)
語言學習與心理現象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們學習語言必須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它是人類掌握語言的生理及心理基礎,而語言學習又為人類完善其心理現象提供了一條途徑。因此,語言教育者不僅要注意用心理語言學的研究成果指導教學,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還應注意啟發學生通過語言學習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質。
語言學習是個性心理發展的一個途徑。第二語言的學習影響著個性心理的發展,人們為了不同的目的學習第二語言,但很多人不能把語言學習的目的提高到為了個性完善的高度。所以,他們的學習過程是被動的、痛苦的。語言與人腦思維的密切關系決定著語言學習對個性心理的重要性。聰明的學習者在開始學習與學習過程中逐步對自己的個性心理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對由于家庭環境、文化教育背景等方面造成的個性心理不足進行有意識的彌補與完善。有些人一開始學習第二語言是被動的,在學習過程中不自覺地鍛煉了個性心理,并在以后的學習中逐漸認識這一過程本身就是鍛煉個性心理的過程,對第二語言學習變得越來越有興趣,學習效果也越來越好。而另一些人,由于學習一直是被動的,且個性心理特征又不能很好地適應語言學習的要求,因此,學習效果不理想。
知覺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在人腦中的反映。學習者由于在知覺的精細性、完整性、細致程度以及情緒色彩等方面的表現不同,可以分為四種類型:(1)偏重于概括性和整體性的綜合型;(2)過分注意細節的分析型;(3)兼有上述兩種特點的綜合分析型;(4)混亂、無組織、情緒色彩濃重的情緒型。每種類型的學習者在語言學習方面都有其優勢:綜合型善于概括,對有規律的內容掌握比較快;分析型善于把握具體;綜合分析型兼有上述兩方面的特點而尤顯優越;情緒型有著其他類型不能比擬的激情潛力。不論學習者屬于哪種知覺類型,只要了解了自己的特點,做到揚長避短,都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語言學習過程,尤其是第二語言學習是加強學習者的意志過程。意志是人們自覺調節自己的行為去克服困難,以達到預定目的的活動的心理過程。語言學習有很突出的計劃性和持久性。良好的意志品質是語言學習不間斷持之以恒的保證。很多人雖然有學習語言的愿望,但由于意志力不足而不能堅持到底,結果是斷斷續續學習了一輩子語言,也沒有學好一門外語。
意志的鍛煉過程是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第二語言的學習為鍛煉學習者的意志提供了理想的訓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