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玲
(哈爾濱廣播電視大學)
信息技術應用程度標志著學校與時俱進的程度,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又決定著學校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因此學校大都很注重教師隊伍建設,每學期都會不定期組織教職工參加各種信息技術培訓,培訓組織者精心準備培訓內容、培訓課件,培訓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感覺效果很好,但培訓過后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本課題研究意義在于通過案例分析、經驗總結、調查談話等研究方法分析找出制約教師信息技術提升的主要問題、提高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效率和應用能力,為學校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保駕護航。
2014 年數字圖書推廣年活動中,科研與圖書館老師進行了數字圖書培訓,該培訓特點是教師提前做了充分準備,培訓內容豐富,包括數字圖書的使用情況介紹、數字圖書館的操作技能培訓、數字圖書館在日常工作中的應用等內容。培訓思路清晰,舉例恰當,語言表達流暢,視聽效果很好。培訓方法上講練結合,但由于培訓對象在全校范圍內人數較多,因此,培訓地點選在多功能廳,受訓者不能當場跟著老師做,培訓過后由于不是工作必須要做的,加上自身學習意識不強,克服學習困難的信心和毅力不足,很少有人再練習鞏固,個別有人根據培訓筆記嘗試著使用,但數字圖書館軟件本身還不夠完善,界面功能豐富,可使用的功能卻沒幾個,此外使用時需要下載插件,插件與Windows 系統兼容性不十分好,容易造成系統慢、卡等現象。
2014 年由于微軟宣布停止對Windows xp 系統的支持,Windows xp 面臨安全隱患,技術處老師進行了Windows 8 操作系統培訓。該培訓特點是教師在Windows 8 應用方面實戰經驗豐富,教師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思路清晰,講解過程包括為什么要更新操作系統、具體安裝操作步驟、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培訓內容系統全面,特別在遇到問題及解決辦法這部分是培訓教師總結自己多年工作實踐經驗,舉例生動,與實際應用結合緊密,是一次很到位的培訓。但培訓由于在全校范圍內人數較多,地點選在多媒體教室,也存在受訓者不能當場跟隨老師操作的問題,而且即使在機房也不方便提供實訓機器。培訓過程中有的受訓者不感興趣,不注意聽講,還有的受訓者基礎較差,聽不懂。培訓結束后技術處提供光盤和服務,但主動要求更新升級系統的人數不足全校八分之一,除以上原因還有培訓沒有全體參加,學校沒要求必須要更新,有些軟件新系統不支持等問題。
根據以上兩個案例分析培訓地點都沒有選在微機室,根據以前的培訓經驗,在微機室培訓也存在很大弊端,受訓者在電腦旁容易開小差,微機室座位較少,每次培訓人數有限。以往培訓經驗發現的問題還有培訓對象名義上雖為全校,但實際很難達到絕對的全校,為了學校正常工作的運轉,各崗位總要有人留守,而且集中培訓的內容往往對每個部門、每個崗位重要的程度不同,學習者重視程度也不同,培訓過后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就會差很多。
通過與教職工訪談了解到,有的人覺得培訓內容沒有用,與自身工作聯系不大,不喜歡參加學校的培訓;有的人底子比較薄,基礎性內容還不會,參加培訓跟不上、聽不懂,希望能給予基礎知識的培訓;而有的人覺得培訓內容簡單,不需要培訓就會用。可見單一的培訓內容不能滿足各層次人員的需求。調查中發現,經常主動學習的人占26%,感興趣偶爾學學的人占47%,工作中用到才學的人占28%,可見能經常主動學習的人不多,學習興趣仍然非常重要,學習實用性也占一定比例。在學習信息技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56%的人是想學沒人教,21%的人培訓聽不懂,16%的人感覺學的用不上,還有7%的人對學習不感興趣。也就是說培訓方和被培訓方沒有達成共識,其實大部分教職工還是很愿意學習的,但他們想學的內容沒人教,而培訓者教的內容他們由于聽不懂、不感興趣、覺得用不上等原因沒有很好的接受。在學習方式上只有35%的人喜歡集中輔導,16%的人喜歡通過問題答疑來掌握技能,19%的人喜歡培訓者提供資源自己看,26%的人喜歡多種學習方式結合起來,還有2%的人覺得不需要學。
綜上所述,制約遠程教育教師信息技術提升的問題主要有培訓內容與對象需求不一致,后續缺少督促指導,沒有分層次教學等培訓方面問題;接受培訓的對象有學習主動性不強,學習習慣和接受程度不同,需求內容不同,重視不同等方面問題;還有技術本身缺陷、培訓條件無法保障等其他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