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沛
(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教育大眾化、模式化及市場經濟對藝術人才的需求量增多,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激增,尤其是應用型、實用型的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激增。這些學生的來源不同,基礎不一,那么就對教學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熱愛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不僅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在藝術設計方面學習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學生能夠始終本著高度對自身負責的態度去學習。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熱愛學習,本著對自身、對自己未來發展負責的態度,提高學習能力。
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由于來自不同的學校,中職學生有,高中起點的普通畢業生也有。中職學生的基礎差,年齡小,自控能力差,不能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觀念,上課到課率較低,不能積極認真聽課,始終認為上課就是熬日子,只是為了取得畢業證而抱著敷衍的態度學習,以為自己擁有藝術設計的初級基礎和底子,更是不能端正學習態度。相反,高中畢業的學生就很好,求知欲較強,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自控能力很好,對自己未來的道路認識很清晰,促使他們態度端正、好好學習。
隨著科技發展,特別是近些年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上課玩手機的人數急劇增加。上課時間上網的情況特別多并且如果不加以制止,學生將會花費整個課堂時間,他聽也聽不進去,使教學過程不能正常實施和良好運行,不論你采取何種教學模式和方法,學生的主動性還是不能被激發出來,更談不上自主學習、知識的積累和藝術設計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需要社會、學校、家長共同努力。
授課老師還是采用傳統的講授課本形式,先講授理論課程,把理論和基礎知識講解一遍。學生普遍對上課老師講的理論沒有興趣。對實踐操作、完成一個設計項目比較感興趣,而教師還在講怎么畫,畫什么的步驟,怎樣設計,設計什么,還在糾結這些文字性的東西,本身就枯燥無味,學生聽起來也沒有興趣。所以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要多研究學生和教材,采用職業教育特殊性或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熱愛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過程,使學生始終處于精神的高度集中狀態。
鑒于產業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終極化發展的需要及教學過程優化的需要,藝術設計的教學過程,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把整個教學過程設計成項目化教學模式,嘗試著把學生設計項目融入其中,使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沒有時間去做其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使學生主動參與,只要教師組織好,項目的實施一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情景化教學模式類似于項目化教學,可以說是在項目化教學的基礎上加以提高。創造良好藝術設計外部環境,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內在方面:引導學生產生對藝術設計課程的熱愛和向往,教學中模擬創造一個良好的基于工作過程的真實的情景化工作環境,使學生置身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心動機。
自主性學習來源于學生自我內心中的需求,是內心動機的外在表現。學校在管理上要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產生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由被學習轉變成我要學的新模式。只要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增強,外部環境不起絕對作用。任何的強迫被動學習都比不上內心對知識的需求。
藝術設計學生生源來自中職和高中畢業生,要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更早接觸文化藝術的熏陶,由于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外部學習環境的改變,使他們存在這樣那樣的學習困境和學習能力減弱的跡象。通過改變教學模式,創造良好的藝術設計的外部環境,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改善和提高藝術設計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
[1]曾曉泉.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究[J].高教論壇,2010(12).
[2]陳慶韜.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4(10).
[3]高月紅.高等職業藝術設計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究[J].職教論壇,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