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德昌,劉宗昌
(1.山東菏澤學院;2.山東巨野縣第一中學)
1.沒有追隨時代步伐。隨著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改革,高等師范教育也在跟進改革,但改革的力度和進程遠沒跟上節奏,很多教育工作者將中小學教育與高等教育分割開來,但對于師范教育來講,是血肉相連的,必須有很高的相關性,中小學的教材已經更新了幾輪,但師范教材還停留在原位,多年未變。
2.教材的編纂渠道不科學。師范教材的編纂主要來自教育研究機構,他們往往缺乏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實踐經驗,所以編纂理論性強,但沒經過實踐檢驗,針對性不強,造成師范教育與中小學教學脫鉤。
3.教學對象與現代教學不吻合。現代中小學教育更明確將學生作為教育教學主體,知識體系已經處于服務位置,但師范教材沒有發生改變,教學的目標仍然以提高教師的知識水平和素質為主,對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目標不明確。
鑒于以上問題,高等師范教材的改革應從以下幾點出發:
1.夯實教師技能,使素質教育更加全面。作為未來的教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是前提條件,所以,高等師范教材的根基仍然是提高師范生的基本技能,但對現代教育來說,專業的學科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因為現代教育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符合時代特點的綜合素質,知識系統只是一部分。所以,教材的內容除了要與時俱進,更要添加項目。一方面,原有的教育、心理課程要保留根源,同時要增加內容,比如心理學,不僅僅從傳統的心理健康出發,還要有專門的針對當前中小學教育中存在的心理問題的內容。另一方面,要加大網絡教學技能培訓的深度和廣度,單純的計算機教學遠遠不夠,軟件的初步開發和多媒體的嫻熟應用是主要方向。
2.全方位與中小學接軌,同步素質教育。當前最大的問題是高等師范教材與中小學的接軌沒有完成。一是專業知識落差較大,高等師范的知識水平高出一大截,但卻遠離實際的中小學知識系統,造成剛畢業的教師要從頭開始,所學內容需要無限期擱置。二是對學生的管理幾乎沒有專業的教材。雖然有傳統的教育管理,但十分老化,而且形式古板,根本不適應現代社會,而且全部處于理論狀態,模擬管理部分處于空白。三是沒有系統的實習教材,缺乏實戰就等于紙上談兵,這也是高等師范多年的頑疾,實習少,效果差都影響了師范生的上崗質量,其中缺乏一套系統的實習教材也是主要原因,開發諸如此類的教材迫在眉睫。
3.大力開發參與新的教學模式研究的教材。中小學素質教育提出以來,不斷有新的教學模式推出,探究式學習、小組學習、討論學習等新模式正處于摸索階段,很多已經臻于完善,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高等師范教育似乎在這方面沒有任何動作,更缺乏探索教學新模式的配套教材。因此,師范生參與探索這方面內容,學校也可有自己校本教材,對照地方特色,與地方中小學聯合開發,因材施教,以順利完成師范生對新教學模式的對接。
面對新形勢的課程改革、教材體系的改革,高等師范院校的教材該改革需要保留優勢,銳意進取,多措并舉,與中小學教改和實際教育教學緊密對接,以完成師范院校的輸送人才任務和遠期的中小學教育任務。
[1]李瑞峰.師范類教育的的意義和內涵[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12(01).
[2]付明鑫.高師科技教育探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