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強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職業教育中心)
地圖在地理課堂教學和學習中都非常重要,是地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在歷年的高考中,幾乎所有的地理試題都是包含地圖的,可謂“無圖不成題”。地圖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大大超越同樣篇幅的文字記載量,它展示了地理知識間的空間分布、聯系和規律,也可說明地理事物的運動、發展和變化。
掌握基本的地圖知識是前提。《莊子·逍遙游》中說:“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學好地圖基礎知識是掌握識圖能力的前提。中學階段需要掌握的地圖基礎知識包括以下幾方面:
地圖的分類方法,按內容可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普通地圖是綜合反映地面上自然、政治和經濟一般特征的地圖,專題地圖著重表示自然和社會現象某一種或某幾種要素(例如,自然地理圖——氣候、水文、地質、土壤、植被等,社會經濟圖——農業、工業、人口、土地、政區、人種分布、交通等);按比例尺可分為大、中、小比例尺地圖;按表現形式又可分為線劃地圖、影像地圖和立體地圖等。現代地圖又有衛星圖像、航空地圖、電視圖像和全息相片等。
地圖知識的獲得,識圖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記圖,只看圖并不一定能夠有效地記圖,因而還要注意學習掌握地圖的方法和提高記圖能力。地圖的記憶屬于形象記憶。因此,在學習中要重視第一次出現的地名位置、山河分布、交通線與城市的關系等,使信息的輸入在有意識注意的情況下進行。有意識記,在地圖知識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識記后在頭腦中保持的地圖知識隨時間的推移而遞減,尤其在識記后的短時間內更為迅速,所以必須及時鞏固,認真復習。
中學生學習地理易注重文字記憶,對于課本上的地圖,只當看新鮮事物一樣,往往匆匆一眼掃過,重視不足。其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借助地圖。我國古代讀書人有“左圖右書”的習慣,今天學習地理更是離不開地圖,所以提高識圖能力是學好地理的關鍵。
[1]石培軍.把握地圖復習的要點[J].地理教育,2007(01).
[2]范常青.培養學生利用地圖提出問題的能力[J].地理教學,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