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閆什鎮中心校)
目前,我國在不斷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正逐步成為當前教育界的教育教學目標。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實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目標,其實,就是要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效率和思維發展能力,并使學生針對學習課程賦予何種情感和態度以及價值觀有充分的理解、體會,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集中學生的聽課注意力,從而實現“有效教學”。而在學生的數學學習成長過程中,低年級數學課無疑就是“數學大樓”的堅實地基。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數學教師就要從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開始抓起。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一年級課程教學時,在授課之前,首先要針對課型和學習目標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設計方案的同時要注重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以及興趣愛好和基礎知識能力等,要善于為學生創設“容易產生疑問”和“主動提出問題”的情境模式,激發學生對新內容和新知識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配合程度,為實現“有效教學”目標作好前提保障。小學生的特點是穩定性差和很難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多樣化的課堂導入方式,并切實導入理念,將其因課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地融入課堂中,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對學習集中注意力,并充分調動其積極主動性,為教學課堂的主體環節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數學教師在教授“認識人民幣”的時候,可設計一套合理科學的授課方案,先為學生呈現五顏六色、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以及提問學生不同面值人民幣之間的大小關系,從而讓學生針對人民幣的認識展開搶答,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其主動學習的能力,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往往通過考試成績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多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都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書山題海”中完成考試。這種教學方式給學生造成了極大的束縛性,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創造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了索然無味的感覺,降低了數學課堂的聽課效率。所以,要針對小學數學的教學評價機制進行改革創新。其評價的方式可以多樣化,拋除考試和測驗等方式,還可以進行定性和終結性以及形成性等評價方式等。這些評價方式都有自身的優勢和局限性,其使用的范圍、條件也各不相同。若將這些方式結合在一起應用到同一個評價過程中,就可以正確、全面、客觀地將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充分體現出來。因此,為了提升小學生對數學課的認可程度,加強其學習數學的積極主動性,小學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學習的同時更要合理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并將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整個過程作為評價的重點內容。在評價學生學習的整改過程中,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關注程度。第一,參與狀況,即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是否是全體性質以及是否對數學活動進行全身心的投入狀態;第二,思維狀況,即學生質疑和提出具有挑戰、獨創性的問題,并對此展開討論的能力;第三,交往狀況,即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以及反饋情況,第四,情緒狀況,即學生是否有進行自我控制和調節學習情緒的能力;第五,學習生成狀況,即學生對既定學習目標的達成程度。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學習新的教育方式并掌握相應的技巧和策略,以使學生的聽課注意力集中。
[1]賴文學.淺談小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蘇會生.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據分析意識的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