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西勇 薛海濤(咸陽師范學院體育系 陜西 咸陽 712000)
早在2002年,陜西省就提出了“西咸一體化”建設構想,而真正得到落實是在2009年6月,國務院批準并發布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推進西咸一體化建設,著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目標,并在2012年,國務院批復《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中,西咸新區列為西部重點建設城市新。在2014年1月6日,西咸新區成為國家級新區,提出把西咸新區建設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的新引擎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的范例。此時,咸陽市的體育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有必要對其體育產業的市場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進而制定出更加科學的體育產業發展策略。
近年來,隨著咸陽市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在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在不斷提升,通過財政撥款、企業贊助、體育彩票公益金等渠道的資金投入,興建了一批全民健身工程,很多居民社區內都配備了相應的運動設施,原有的體育設施得到了很好的維護,中小學體育場也得到了相應的改建或完善,同時在全市范圍內建成了一系列現代化的網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足球場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培育了咸陽市的體育需求,為咸陽市的體育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截止2013年,咸陽市共有體育場館有12個,2013年共舉辦市十運會等大型群眾性體育活動20余次。但是,相對于全市538萬(截止2012年)人口而言,咸陽市還缺乏高水平的體育設施,人均占有的體育資源非常少。
經過多年的發展,咸陽市的體育產業雖然已經初具規模,但是由于咸陽市的體育產業在第三產業中所占比重仍舊偏小,人民群眾的經濟生活水平不高,體育消費求還處于較低層次,所以體育產業的發展基礎相對薄弱,加上很多體育基礎設施功能比較單一,而且沒有做到向全民開放,這就使得體育產業的基礎設施只能滿足體育訓練功能,反而無法滿足市民的健身需求,無法為市民提供科學、普及、生活化的體育健身服務,導致體育產業的發展缺乏持續的動力。
從整體上看,咸陽市目前關于體育產業發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還相對較少,體育人才的培養主要是依賴當地的大中專院校,但主要是進行統一化的人才培養,既懂體育專業又懂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相對滯后,關于體育賽事策劃人才、體育經紀人、體育產業營銷人才和體育產品開發人才等高素質的體育管理人才相對缺乏。同時,咸陽市的體育俱樂部規模和數量發展也相對滯后,未能實現體育人才培育與體育消費市場開發的有機結合,業已成為制約咸陽市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咸陽市大型的體育管理公司相對不足,現有的體育管理公司都將工作重點放在了體育用品的銷售和體育項目的培訓上,其他的體育用品企業都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專業體育生產企業和品牌銷售商家相對較少,缺少大型體育企業和著名商業品牌,導致品牌效應的拉動力不足,對體育產業發展的帶動力不強。
目前,咸陽市的體育產業管理體制也是相對滯后的,“事權不明”、“管辦不分”的現象依然存在,長期沿襲的“以辦社會事業方式辦體育”的發展思路沒有明顯改變。目前,咸陽市體育產業的發展主要依靠政府投資,體育資源難以通過市場合理配置,非公經濟進入不足,社會化和產業化經營的能力不強。如咸陽市大多數公共體育場館的產權分屬各異,場館運營維護成本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不利于體育產業市場需求的有效培育。
咸陽旅游資源豐富,不僅擁有眾多高品位的歷史文化遺跡,特色旅游資源也異常豐富。目前,咸陽湖正在努力打造集觀光、休閑、健身、娛樂為一體的景區開發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9月,全國賽艇錦標賽在咸陽湖畔首次舉辦,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來觀看;同時,咸陽市南臨渭水,可以利用天然的水資源開創獨具特色的體育旅游品牌,如開展游船旅游產品,集度假休閑、水上運動、商務會議、科考探險于一體的復合型項目等。此外,咸陽市是一個具有濃厚民俗氣息的城市,歷史文化悠久,所以可以將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引入歷屆文化節當中,讓廣大旅游者體驗傳統旅游項目的魅力,以及咸陽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尤其是在西咸新區的建設背景下,咸陽市體育旅游資源可以同西安市的體育旅游資源進行優勢互補,進而吸引更多的體育旅游愛好者,這將會有效促進咸陽市體育產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隨著西咸新區建設的不斷投入,會吸引大量的資本和政策支持,讓咸陽市以傳統個體經營為主的體育產業發展模式,開始向多元化經營的方向發展。一方面,體育健身娛樂業和表演業的市場規模將會得到重點發展,這樣有助于將咸陽市的體育產業全面推向市場,有效培育體育市場的消費需求,如體育廣告業、體育轉播業、體育彩票產業等。另一方面,咸陽市的體育產業可以推動體育服飾、體育餐飲、體育物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使咸陽市的體育產業開始向縱深方向發展,加快與西安市體育產業發展趨勢的對接,促進體育產業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社會大眾的健康觀念、終身體育意識都在不斷增強,尤其是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休閑時間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體育休閑這種方式,這不僅會促進體育大眾消費數量的上升,也將會促進體育培訓市場的發展。在西咸新區背景下,咸陽市的體育產業與西安市體育產業的差距將會逐漸縮小,大眾體育也必將會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引導,所以大眾化將成為咸陽市體育產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咸陽市的體育產業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雖然西咸新區的建設給咸陽市體育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但是各類體育產業的發展以及體育賽事的舉辦,都需要有更加更加詳細明確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體育產業的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的優化需要當地政府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在西咸新區背景下,要將咸陽市的體育產業發展規劃納入到西咸新區的整體發展規劃當中,提高體育資源的利用效率,正確處理出體育公益性和經營性之間的關系,建立穩定的體育產業發展投入與補償機制。同時,要加快相關配套制度的建設,如體育廣告業的營銷政策,體育圖書內容的審查,體育報道、評論、主持的制度要求等,都是體育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參考依據,唯有及時配備更加詳實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規范,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咸陽市體育產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西咸新區背景下,咸陽市要以國務院批復精神為綱領,充分把握住這一機遇,針對當前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做好長遠發展規劃,強化西咸新區內部的資源共享和發展互動,加快體育旅游、體育休閑等新型產業的發展步伐,提高城鄉居民的體育熱情,有效培育體育消費需求,進而實現咸陽市體育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李琳,楊婕,楊田,徐烈輝.區域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09).
[2]張斌.論我國的區域體育產業的發展[J].成功(教育),2011,(23).
[3]邱亞君.休閑體育行為發展階段動機和限制因素研究[J].體育科學,2009,(06).
[4]蔡睿,李然,張彥峰,張銘,王梅,江崇民.中國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區域差異比較[J].體育科學,2009,(07).
[5]柴萍.我國體育產業政策應用研究[J].北京體 育大學學報,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