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慶(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近幾年文化建設文化氛圍的營造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所重視,部分學校以儒家思想作為校園文化的主題,有的學校以樂器樂理作為主題,還有以美術作品為主題的、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學校。卻很少有以體育為主題的學校,只有極少數的學校會在運動場有所體現,但都只是一種口號的形式,并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校園體育文化。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所包含的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課間操與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體育文化節、體育知識講座、運動隊的訓練等。我們究竟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或途徑進行體育文化氛圍的營造呢?
校園文化:是社會的文化,是學校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有意無意形成的獨特的文化形態。校園文化可細分為校園物質文化、組織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課程活動文化等。
包括校園的環境、教育場所、設施設備、鍛煉的器材等。如在校門口制作宣傳欄,可以是介紹學校運動場所,設施設備,鍛煉小知識,場館設施設備為社區開放的時間及規章制度等。不僅起到宣傳的作用還能讓進校園的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宣傳欄里分享的鍛煉小知識還能為路人增長知識。在校內的運動場周圍可以制作運動標語,如: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或者結合本校的一些辦學理念自創一些標語。也可選取一些運動項目,可以是師生喜歡的,也可以結合學校的傳統運動項目的競技動作進行雕塑。校園內的一些小場地可以充分的開發利用,如發泄區,游戲區,讓學生在相應的區域發泄自己偶爾壓抑的情緒。榜樣的力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可以將一些體育明星的圖片、簡介、榮譽等展現給學生,發揮榜樣的力量。場地器材也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開展好各項運動就該有充分足夠的運動器材,并且由專人保管,以滿足師生的運動需求。
應對全校師生進行文化精神的培訓,然后將其精髓與課程及活動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只有在充分了解認識體育的作用功能以后,才會將你要我做變成我要做。在小學校園里主要分為幾個大的版塊:教師、家長、學生,我們可以先對本校教師進行宣傳培訓,然后分別召集熱愛鍛煉和有鍛煉意識的家長進行沙龍會,讓他們帶動其他家庭積極參與,學生方面則可以進行多方位的引導,可以是課堂上、活動中、比賽時。
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切活動的開展都應遵循一定的規章制度。有了制度作保障,我們的活動才能順利的進行。校園體育運動文化制度的制定包括多方面。如課堂教學要求,功能室規章制度,器材借用制度、大課間制度、活動比賽規章制度,體育教師的規范要求等等,通過各種制度的建設完善形成一定的體育制度文化氛圍。
(1)傳統體育課的定位。
充分認識教育部的相關規定,熟讀新課標,大膽推進體育課程實踐與探究,有效推進新課程改革,讓學生在課堂中掌握基本的運動知識和技能;體育教師除了向學生教授室外的技能課外,還應準備一些室內課教材或ppt,在雨天給學生講授,內容可以是一些熱門的比賽視頻,或學生們喜歡的體育明星,以激發培養他們參與鍛煉的興趣及體育文化和精神的傳承。
(2)校本課程開發。
除了國家規定的教學課程外,還可以根據學校情況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將傳統體育項目與新興的一些時尚運動相結合開設更多的項目課程。也可利用某一個教學時段開設各項專項訓練課,讓所有學生根據自己的運動特長和興趣進行選擇,即根據學生的興趣愛進行走班教學。如果師資不夠的可以分年級分時段進行,這樣就既可以彌補課堂的不足,又可以在校園內形成很好的項目運動氛圍,同時項目之間還可以相互合作,如足球班或籃球班進行比賽訓練時健美操班或啦啦操班的學生就可以進行表演練習,這樣整個體育氛圍就很容易被調動起來,學生也會更有激情的參與到鍛煉中去。
大課間是校園體育文化中最活躍、參與人數最多、開展最廣泛、持續時間最長、的體育文化活動。教育部自1999年開始正式將課間操擴展為大課間活動,自2006年開始發文要求各學校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要求確保每個學生每天必須參加鍛煉一個小時,尤其是在當天沒有體育課的班級,應安排時間進行鍛煉[4]。至此許多學校相續制定了各種大課間的活動模式,有的學校將大課間放在上午,有的放在下午,有的上下午都有;兩周進行內容的調換,內容主要有自編操、武術操、乒乓球、漩渦跑、跳繩、踢毽子、籃球、排球、調整放松等。體育教師教師可根據本校的地域、環境、學生等的特點,利用大課間這個平臺,將體育活動很好的融入進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大課間體育文化。
如果說上課是基礎,那么活動就是一個推手,比賽應該就是一個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有力的催化劑,在活動中將師生的所有熱情釋放,給身體和心靈的垃圾一個很好的出口,達到身心愉悅,最終實現快樂體育。因此學校應該多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和比賽。如每年舉辦一次體育文化節,讓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到活動中,感受體育文化的獨特魅力,學校體育節這一學生自己的節日將會成為素質教育思想在學校體育領域內成功實踐的典范;每學期,甚至每月舉辦一次體育活動月,活動月主要進行一些單項的小型比賽,如乒乓球活動月、羽毛球活動月、籃球活動月、跳繩活動月、隊列隊形活動月等等,這些比賽可以利用中午或下午甚至活動課的時間進行比賽,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將全校分年級分批次的進行比賽,也可以采用循環賽的方式逐一輪換,這樣既不會占用學生過多的學習時間,又能對課堂進行延伸,充分調動學生的鍛煉積極性;每天的大課間也可以做出本校的特色,讓大課間成為一種獨特的體育文化。每年至少要舉辦一次大型的綜合性運動會,這是一個體育人的盛會,也可以是派對,所有的激情,所有的自信,所有的付出都將展現得淋漓盡致,將快樂進行到底,充分釋放學生的激情。
身正為范,為人師表都是形容教師的,教師在運動方面可以發揮一定的正能量作用,而學生具有一定的向師性和較強的模仿能力,因此,學校可針對教職工多開展一些體育方面的活動。例如,可以增進教職工身體健康的一些鍛煉活動,如武術中的八段錦、太極、瑜伽、健身操、也可以是對抗性較強的一些運動項目,如籃球、足球、排球等,通過教職工參與鍛煉的現象和比賽的熱情,起到一個示范引領的作用。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著力營造健康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即增進了老師們的情感交流,又提高了老師們的健康意識,同時還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可謂一箭三雕。
人們常說:“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險品,體育不好出廢品。”正因為體育的這一屬性,我們應重視和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以促進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與和諧校園的構建。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在學校內形成一種積極健康的運動氛圍;培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勇于進取、增強體質的精神風貌。以此挖掘學生潛能、鍛煉意志品質、培養創造能力。通過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的營造,增添學校的活力,使校園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動起來,讓每個生命更精彩。
[1]陳穎悟,熊百華,劉曉忠.從傳統課間操到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思考[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21(1).
[2]劉春燕,李青,譚華.熱現象中的冷思考[J].體育學刊,2014,21(1).
[3]楊文軒.課余體育新視野[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4]曲宗湖,尚大光.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5]徐恒中.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與大課間活動[C].教育藝術,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