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志勇(遼河油田沈陽采油廠作業管理科,遼寧 沈陽 110316)
井下作業包含一系列的井下施工工藝技術,在油田開發過程中,根據油田各操作實際的需要和工藝設計需求,采用地面設備和井下設備,利用多種井下技術措施,使石油注采量得到提高,并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斷改善油層的滲流條件,發展油井技術條件,最終保證石油采收率的提高。
油田井下作業涉及到各種措施性作業過程,試油試氣、油水井維修都是重要的井下作業組織環節,整個作業過程較為復雜,若出現安全事故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后果。井下作業作為油田開發的關鍵性環節,各種安全事故頻發,主要由各種環境因素和人為因素造成,總結引起油田井下作業頻發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兩點內容:
油田開采過程中,井下作業人員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意識,井下作業過程中忽視安全管理規定,不按照標準流程進行操作,導致井下作業安全事故問題的發生。我國目前井下作業過程中存在大量未排除不安全狀態就進行作業的現象,在各種不安全狀態和不安全行為沒有被完全排除時就進入井下進行工作,也就是說,在很多情況下,井下作業人員在危險的環境中工作,且對自身安全置之不理,加上不重視操作的規范性,嚴重威脅著井下作業人員自身的生命安全。
目前,由于企業缺乏安全管控意識,不重視安全方面的投資,在安全投資上力度不夠,且缺乏完善高效安全的設備,設備自動化不能滿足石油開發的需求,人機配合不協調,在生產廠家設備制造過程中,無視“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只重視效益的提高,忽視產品質量。井下作業過程中,缺乏現代化的修井作業設備,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雖然企業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量的安全資金投入,但是安全投資是一種長期效益投資,很難從根本上調整適應社會發展的安全設施狀態,所以,企業應該從根本上重視井下作業過程安全性的問題。這就需要引進先進的井下作業技術,加強安全預警和安全事故控制。
為了提高井下作業過程中的安全性,使石油開發安全穩定進行,首先要從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上下功夫,提高所有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使他們了解、明白違規操作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對生產過程安全性應以預防為主,做好井下作業井控防控工作。其次,石油企業要強化勞動保護力度,從安全技術、勞動衛生、作業人員體能等多方面進行保護,不允許24小時連班上崗的情況發生,同時,對井下作業人員加強四級安全教育,所謂四級安全教育是指廠、大隊、小隊和班組四個級別,對各個級別實際需求和注意事項進行逐級明確,做好安全衛生事故預防工作,在上崗前,對作業人員進行專業性安全培訓教育活動。
HSE 管理體系必須發揮其效率,因此,要提高作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保證管理隊伍素質符合現代HSE管理工作要求。因此,健全HSE管理體系的首要任務就是對相關作業人員進行相關性崗位培訓,依據崗位要求開展各項培訓活動,并結合實際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內容,滿足HSE項目的基本要求。同時,HSE管理始終堅持以事故預防未主,以標本兼治為標準,不論是事故、事件還是危險和風險,都要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及時準確識別風險,防治危險轉化為實踐,最大程度規避事件,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同時,要對井下作業安全標準化加快建設步伐,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強化企業安全素質,明確企業主體責任,推動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改善安全控制系統,落實安全化理論,真正消除各類安全隱患,使安全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實現油田井下作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推動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總的來說,由于井下作業人員操作不規范,未按照標準操作章程辦事,忽視安全管理規定,加上安全投資不到位,缺乏完善的設施,導致安全事故頻發。為了保障井下作業安全,要提高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做好安全管理、監督、教育工作,健全HSE管理體系,樹立安全意識,促進石油生產安全性的提高,也促進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郭振華,趙海龍.關于油田井下作業事故分析及應對措施的若干思考[J].化工管理,2014,32:77.
[2]李建飛.油田井下作業事故分析及應對措施探討[J].價值工程,2014,10:94-95.
[3]吉安民.基于SD的鉆井井噴事故致因機理及仿真預警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2.
[4]彭代君.井下作業井控風險控制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