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紅
(山西省大同市食品藥品稽查隊稽查科 山西 大同 037000)
近年來,普通高校持續擴招和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使得在校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其食品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1.1 高校食堂是大學生就餐的主要場所,近年來,隨著食品監管部門監管力度加大,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增加,新學校的建成并使用,食堂功能布局不合理,設施不完善這一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但仍存在著重教學大樓建設,重餐廳裝潢,輕廚房建設的表面工程。同時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推進,高校后勤逐步與市場相融合,學校基本上不再直接經營餐飲服務,而是把學生餐飲服務推向社會承包,且經營者多為外地人員,員工素質低,許多承包者片面考慮經濟利益,忽略了食品安全問題。部分學校對承包者缺乏必要的管理,使得高校食品安全存在諸多隱患。
1.2 學校食堂、校園內超市進貨把關不嚴。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屢有發現。食品和食品原輔料索證索票資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有的過期也沒有及時更新,存在著先進貨后索證現象,進貨臺賬記錄不詳實,一旦發生食品中毒,無法追蹤溯源。此外,食品存儲條件不合格,食品腐敗變質時有發生,生熟不分現象較為嚴重。
1.3 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問題令人擔憂。校園商機吸引了大量商戶在學校周圍開店,其中包括小餐館、小賣部,周圍還有大量的游商游販,流動小攤點。這些大部分無證經營,衛生條件差,沒有任何衛生消毒設施,由于學校食品品種少,花色少,價格貴,導致學生校外就餐情況嚴重,容易發生食品安全問題。
1.4 大學生食品安全意識淡薄。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喜歡吃一些街邊小吃,如麻辣燙、涼粉、面皮等,有些學生經常以方便面充饑,長期吃這些食品易造成營養不均衡以及胃腸道疾病,不利于身體健康。同時大學生們多數在購買食品時不注意食品外饈上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有無QS標識,容易買到三無產品。
2.1 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推進量化分級管理,為廣大師生健康保駕護航。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食品安全監管是國家職能部門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的食品安全行使監督管理的職能,具體是負責生產、加工、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督、實施許可、強制檢驗等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查處生產經營者的違法行為。食品安全是“管”出來的,食品監管部門要日常監督、突擊檢查及專項整治相結合,堅決取締校園周邊無照經營的小餐館,流動小攤點等。加強對校園食堂各餐點和超市、售貨點的監管,積極推行量化分級管理,對達到A 級(優秀)單位進行簡單監督,B 級(良好)單位進行常規監督,C 級(合格)單位進行強化監督,D級(不合格)單位進行停業整頓,營造一個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同時監督與服務并行,督促經營單位嚴把食品及食品原輔料進貨關,建立健全索證索票制度,詳細記錄臺賬,從源頭上確保食品安全。宣傳《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使經營者知法、懂法、守法。監督檢查經營單位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比如餐具清洗消毒、食品的貯存,是否有消毒記錄,留樣記錄等,定期開展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2.2 發揮高校自身管理能力,努力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高校校長要重視食品安全工作,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要負全責,思想上不能停留在“只要不發生食物中毒就行”等舊觀念上,不僅要做到就餐安全,還要做到食品衛生、營養,做好校園食品安全,保護廣大師生的身心健康。學校要建立一整套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做好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在高校食堂新建、改建、擴建時,質量關和食品監管部門取得聯系,通過食品監管部門的預防性監督,使新、改、擴建的學校食堂功能布局合理。加大經費投入,保證食堂硬件設施完善。不做就餐大廳豪華氣派,廚房簡陋臟亂的面子工程。由于高校后勤逐步社會化,高校食堂、超市多數采取引進、招商方式,這就要求高校做好招商工作,建立準入制度,引進取得許可的優秀餐飲、流通企業。大賽食品原料衽集中招標采購,統一向各餐點配送。高校要逐步配置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隨時對有關食品主要質量參數進行檢測,建立食品安全檢測網絡及安全監測評價體系,與教委、食品監管部門、兄弟院校聯網,并做好快速檢測設備的日常管理、使用,數據上報等各種運行保障,專人專管,專人專報,杜絕不合格食品進入校園。做到從原料采購到餐桌消毒過程的食品安全管理。保證廣大師生就餐安全。
2.3 提高大學生食品安全意識,減少食品安全隱患。對大學生食品安全意識,選擇就餐方式調查表明,多數大學生食品安全意識較差,對相關食品安全知識了解較少,就餐方式多以便捷、經濟為主,食品是否安全衛生放在其次。因食堂多年飯菜品種固定不變,就餐高峰時人員擁擠,有些大學生喜歡在校外餐館、流動小攤點就餐,這些小攤點經營者大多受利益驅動,向大學生銷售劣質、不衛生的食品,導致食品安全無保障。值得肯定的是,調查發現與醫學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比較注重食品安全,這與他們在平時學習中接觸了相關衛生知識,相關法律法規有密切關系。所以在高校對大學生普及食品安全知識,開設食品安全知識選修課,請醫學專業學生做食品安全義務宣傳員,推廣食品衛生的新觀念、新理念。學校與食品監管部門共同參與成立食品安全協會,并組織各種活動,如食品安全知識競賽,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務,做一天食堂管理員等活動,參與到學校食堂、超市工作中,既能體會勞動者的艱辛,又能發現食品安全隱患,培養他們自我識別能力,增加自我防范意識,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通過提高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可影響到他們的家長、兄弟姐妹,將來也會影響到下一代,這樣就可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從而促進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有利于社會的和諧和國家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