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霞
(山西省萬榮縣人民醫院 山西 萬榮 044200)
隨著醫療條件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產婦對醫院分娩的要求提高,尤其是對產婦和新生兒在分娩過程的安全性較為重視[1]。為了進一步分析胎心監護在產程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隨機選取到我院分娩產婦168例,對
其進行分組研究,將傳統胎心聽診方法與胎心監護進行比較,分析胎兒的情況,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在本研究中,我們隨機選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到我院分娩產婦168例。產婦年齡范圍為22-34歲,平均年齡為(25.4±3.8)歲,其中初產婦95例,經產婦73例;本研究中產婦均為足月妊娠,且采取B超檢查沒有陰道分娩禁忌證和妊娠合并癥。在研究前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本研究中實驗組產婦84例,初產婦54例,經產婦30例,年齡范圍為22-30歲,平均年齡為(24.2±2.6)歲,對照組產婦84例,初產婦41例,經產婦43例,年齡范圍為24-34歲,平均年齡為(26.1±3.1)歲。兩組產婦在年齡分布、孕史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納入研究使用。
本研究中對照組產婦采取常規方法進行胎心聽診,具體為:醫師聽診時間為產婦的宮縮間歇,每次聽診時間保持1min,每隔20min聽診一次,直到產婦順利分娩胎兒。實驗組產婦則在產程中采取胎心監護,胎心監護時間在產婦肛查宮口開大3 cm時進行,在分娩過程中需要助產士對胎心監護進行嚴格觀察,對于產婦出現的異常情況需要由產科醫生根據監護圖分析,然后采取適宜操作進行處理。
本研究中,對產婦的監護效果按照如下指標進行評價:①兩組產婦胎兒窘迫情況比較。胎兒窘迫的判斷標準如下:胎兒的胎心率以100次/min持續保持5-10min;胎兒連續出現典型的晚期減速,嚴重時直接出現細變異和加速消失;胎兒的胎心率保持在60-70次/min,保持時間多于1min;胎兒胎心監護(NST)無反應,胎心率基線的變異也消失。只要胎兒符合上述一項均可被診斷為胎兒窘迫。②兩組產婦胎兒窒息情況比較。胎兒窒息按照Apgar進行比較評分,比較時間為胎兒出生1 min內,將窒息程度分為輕度窒息和重度窒息,具體為:輕度窒息是指Apgar評分為4-7分,重度窒息是指Apgar評分為0-3分。
實驗中所得數據利用SPSS17.0進行處理和分析,統計方法采用t檢驗和X2檢驗進行分析,當判斷指標P<0.05時,表明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分娩結束后,對照組產婦出現胎兒窘迫9例,未出現窘迫75例,窘迫率為10.7%,實驗組產婦出現胎兒窘迫4例,未出現窘迫80例,窘迫率為5.0%,兩組產婦胎兒窘迫率進行差異比較(X2=6.79,P <0.05),差異顯著,這表明采取胎心監護在產婦分娩過程中進行觀察,有利于降低胎兒窘迫的發生率,保證新生兒健康。
分娩結束后,對照組產婦出現胎兒窒息5例(2例為輕度窒息,3例為重度窒息),其余79例未出現窒息,窒息率為6.0%,實驗組產婦出現胎兒窒息2例(1例輕度窒息,1例嚴重窒息),其余82例均未出現窒息,窒息率為2.4%,兩組產婦胎兒窒息率進行差異比較(X2=7.36,P <0.05),差異顯著,這表明采取胎心監護在產婦分娩過程中進行觀察,有利于降低胎兒窒息的發生率,保證新生兒健康。
胎心監護近年來應用較廣,而且受到產婦的歡迎。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尤其是在第一產程中使用胎心監護,可以及時發現產婦和胎兒的異常情況,對胎兒出現窘迫及窒息的情況做好及時處理,保證產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
這種方法操作簡單,而且安全可靠,重復性強,因此更容易被產婦所接納。研究證實,胎心監護采取的為超聲波原理,利用此原理對母嬰情況進行監測,而且在監測過程中不會對胎兒產生傷害。在胎心監測過程中,我們還可以觀測到胎心監護圖。通過這種圖像,我們可以觀察到胎兒的胎心率、胎動以及產婦的子宮收縮三者之間的關系,并根據這種關系來推測胎兒中樞神經心臟調節系統情況,從而判斷出胎兒是否存在宮內缺氧及缺氧的嚴重情況,幫助臨床醫師盡早發現胎兒的異常情況,做出及時的救治,提高胎兒的健康水平。
目前在臨床中發現,胎兒窘迫是引起新生兒死亡或智力降低、出現癲癇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發現,根據胎心監護檢測結果獲得的胎心監護圖像中,有40%以上的異常圖形的胎兒最終都發現患有酸血癥,這種癥狀對產婦的分娩造成不良的影響,阻礙了產婦的正常分娩,因此做好胎心監護,對胎兒的情況進行仔細觀測,可以間接地提高產婦成功分娩的概率,保證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對于胎心監護出現異常的胎兒,尤其是發現胎兒在子宮內出現缺氧情況時需要及時采取干預措施改變分娩結局。所以根據上述分析,胎心率在胎心監護中可以作為重要依據,因此需要重點觀察[2]。本研究中對照組采取的為傳統方法,即胎心聽診方法對胎兒心率進行監測。這種方法雖然使用時間較長,但是測定不夠精確,對于早期胎兒缺氧情況不能及時發現,一旦發現時,胎兒已經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因此為了提高健康胎兒的出生率,臨床中開始使用胎心監測。
采取胎心監測,其優點如下:首先,可以在早期發現胎兒的異常心率,便于主治醫師在早期采取措施挽救胎兒,保證產婦順利分娩,防止胎兒出現不可逆的傷害。其次依據胎心監護圖像,可以觀察到胎兒在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心臟傳導功能以及中樞神經功能情況。對于胎兒存在的變異消失、重度變異減速等異常現象也可以盡早發現,方便做好及時救治,處理好胎兒缺氧情況,改善產婦的分娩情況。
綜上所述,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在我院分娩產婦168例進行分組實驗研究,最終根據數據來分析胎心監護在產程中的應用價值,結果發現采取胎心監護的實驗組產婦其胎兒窘迫率及窒息率均顯著低于常規聽診方法的產婦,這表明將胎心監護應用于產婦分娩過程中,可以提高產婦順利分娩的概率,改善產婦分娩結局,保證胎兒的健康。
[1]姚麗汾,蔡瑞芬.胎心監護在產程應用中的臨床價值[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14):2121-2122.
[2]黃桂卿.胎心監護在產程觀察中的價值[J].山東醫藥 ,2010,50(2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