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淮陰師范學院衛生所 江蘇 淮安 223001)
光氣(COCl2),化學名為碳酰氯,屬于高毒、劇毒類刺激性氣體,毒性比氯氣大10 倍,是合成多種化工產品的基礎原料,主要用于高分子材料、農藥、醫藥、染料等領域[1]。在生產中常因設備故障、意外事故、違章操作、個人防護缺乏等因素導致中毒事故。
案例一:患者陳XX,男,20 歲,2004.12.21 日16:30 在正丁酯9 號高溫冷凝器檢修時,發生光氣泄露。現場3 名檢修人員,2 人向東(上風向)撤離約35 秒后到達安全區,無明顯不適,未就醫;陳XX 則向西(下風向)撤離,至西樓梯口(污染區)休息,45 秒后被帶離現場。患者于20:00 發生咳嗽、嘔吐,20:20 至企業衛生所予以霧化吸入等治療后送至醫院,22:30分確診肺水腫(潛伏期6 小時)入院搶救,6 個月后痊愈。
案例二:患者周XX,男,28 歲,2007.05.04 日14:45 分在3'4 -DCPI2#反應釜檢修時發生液態光氣泄露,當事人隨即到3m 處拿起防毒面具,深吸一口氣后戴上,返回關閉閥門并參與現場搶修,10 分鐘后離開,期間面具內一直聞到光氣氣味。當時身體未感不適,16:30 騎自行車回家,22:00突發呼吸困難(潛伏期7 小時),急診入院急救,一個月痊愈。案例三:患者,樊XX,男,49 歲,2011.04.11 日17:40 在正丁酯4#釜電機檢修時,發生光氣泄露,含光氣(二甲苯,正丁胺,正丁酯,液光)的混合物料噴出,濺到患者眼睛及面部。因物料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導致患者睜不開眼睛,靠記憶摸到窗口,順著外面的落水管爬下(約5 米)逃離現場,經簡單沖洗后被送至企業衛生所,立即予以徹底清洗,霧化,20 毫克地塞米松靜脈推注,隨后送醫入院ICU,次日04:00 突發肺水腫(潛伏期8 小時),搶救至17:00 死亡。
上述三病例均為設備檢修時發生中毒,作業時未或未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肺水腫潛伏期6 ~8 小時,兩人治愈,一人死亡。病例1 在未辨清風向的情況下慌忙逃離并短暫滯留污染區,同時作業其他兩名檢修工逃離時未對其進行逃離照應,吸入光氣后也未即刻就醫檢查,缺乏基本防護與應急處置知識;病例2 在光氣泄露后才佩戴已經污染的面具,事發后因無明顯刺激癥狀,一直進行體力勞動未休息,未即刻就醫;病例3 未帶防護面具和防護眼鏡,致使腐蝕性很強的物料濺入眼睛,未能及時脫離污染區,致吸入大量光氣死亡。
光氣主要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直接作用于下呼吸道,多數患者起初僅有眼或上呼吸道一過性刺激癥狀或者疾狀不明顯,直至毒性肺水腫時才有明顯臨床表現,無癥狀潛伏期易被忽視[2]。光氣中毒的預防是重中之重,化工企業應建立完善的檢修制度,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崗前培訓,做好宣傳,規范制度,加強勞動防護,減少中毒事故的發生。目前光氣中毒尚無特效解毒藥物,應及早醫療介入,任何可疑光氣暴露病例必須連續觀察72 小時以上,避免誘發與控制肺水腫是現場處置與治療的關鍵[3-4]。
[1] 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職業性急性光氣中毒的診斷. GBZ29 -2011.
[2] 匡興亞.劇毒產業預防控制是關鍵《職業性急性光氣中毒的診斷》解讀[R].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1,2(03):28 -32.
[3] 趙慶玲,莊淑美.急性光氣中毒36 例分析[R].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5,28(1):17.
[4] 劉靜,車勇明.近30 年我國急性光氣中毒與接觸反應1132 例分析[B].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3,31(2):68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