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述坤
(重慶市榮昌區盤龍中心衛生院 重慶 402471)
藥品是用預防、治療疾病的,是與人體健康有關的一種特殊商品,能夠有目的地調節人體生理機能,并對適應癥和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做出了詳細的規定[1]。因此,國家對藥品實行嚴格規范管理。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深入,鄉鎮衛生院逐漸成為廣大群眾治療疾病的場所,可以說鄉鎮衛生院在群眾就醫用藥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鄉鎮醫院的醫療保障工作中,藥房管理是重要的組呈部分,藥品質量與群眾用藥安全有著直接的關系。但是,我國鄉鎮衛生院的發展起步較晚,各項政策法規、規章制度逐漸向規范化發展,因此,如何加強鄉鎮衛生院藥房管理工作成為重中之[2]。本研究分析鄉鎮衛生院藥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考察發現,在一些鄉鎮衛生院中,相應的藥品管理制度沒有建立;藥品的進購信息、驗收記錄存在不真實的情況,并且沒有詳細的記錄;從供應商進貨時沒有按照規定所要票據或對所要的票據沒有妥善保管;沒有建立衛生院藥品采購檔案,沒有按照規定執行藥品檢驗和出入庫登記程序,進而造成了藥品采購和使用不能查到憑證;此外還有一些鄉鎮衛生院對要藥品供貨方的相關資質證明沒有驗證、留存,使藥品質量不能得到保障[3]。另外,對于藥房中不合格藥品、報廢藥品、特殊藥品等沒有做出相應的記錄,使群眾取藥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從整體上看,鄉鎮衛生院存在相應藥品管理制度不完善,醫院各部門職能區別不清晰,負擔責任不明確的現狀。
目前,鄉鎮衛生院的藥品采購主要方式為"零差率",這種方式為群眾帶來了實惠,降低了藥品支出費用。但是存在多方面問題。一是醫藥企業的藥品數量有限,這導致群眾的用藥需要不能滿足;二是一些藥品供應商為中小醫藥企業,藥品的品牌效應較差,群眾對藥物不認可,并且一些藥品伴有質量不合格的情況;三是一些獨家生產的藥品,價格上漲,凈含量降低[4]。
實地調查發現,一些鄉鎮衛生院藥房的面積小,環境衛生條件差,藥品擺放混亂,沒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設置特殊藥品區、合格藥品區,不合格藥品區等藥品擺放區域,此外,藥房內沒有調溫設備,導致一些需要在低溫環境中保存的藥品質量不能得到保證,并且一些藥房的防蟲、防鼠、防塵、防潮等基礎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另外,鄉鎮衛生院藥房不具備電子信息化的設施,不能實現計算機網絡一體化的管理,在劃價、數據統計方面還是人工操作,這降低了工作效率。
在一些鄉鎮衛生院,藥房內部存在專業管理人員少,專業技術能力低、年齡偏大,沒有經過相應的崗位培訓,綜合素質較差的情況。一些非藥學專業人員在藥劑科,不能正確操作藥品拆零,日常工作以"供應藥品"為中心,工作環節為進藥、配藥、發藥為主,無技術含量,藥學服務意識差,不能為患者提供藥學咨詢,對醫生開具的處方藥沒有監督和復核,對藥品不良反應的檢測工作投入不夠。可以說,正是藥房工作人員缺乏正確的藥品管理意識、藥學專業知識造成了群眾藥品使用不合理,藥房進貨渠道混論等現象的發生。
鄉鎮衛生院的層級與其他醫療機構不同,這就需要在藥房管理的監管措施的制定上要考慮存在的差異性,針對鄉鎮衛生醫院的藥房情況專門制定規章制度,使規章制度能夠落實到實處。在完善監管體系的同時,提高鄉鎮衛生的醫療質量,保證患者使用藥物的環節是安全有效的。在藥房的管理上,要保證藥品的購進來源可靠、保存藥品的方法正確、供應藥品的過程準確,藥師定員、定崗,責任落實到個人,使藥房的管理工作制度達到規范化、操作達到標準化、內容達到具體化,符合《藥品管理法》的相關規定,崗位職責完善,提高藥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對于藥房工作人員要根據工作執行的情況,量化考評,結合患者的評價做出相應的獎罰,進而調動藥房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藥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藥房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差,是不能做好本職工作的,更不能為患者提供較好的服務,所以,藥房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藥理方面的額直至,還要具備臨床醫學知識,會使用規范用語。因此,針對藥房工作人員,鄉鎮衛生院要有計劃的組織具備從業資格的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培訓,鼓勵藥房工作人員自主學習,使藥房工作人員掌握新的藥學知識,掌握新的理論,提高專業技術技能[5]。對于藥房內不同層次的人員在專業技術技能的要求上要有不同。把處方調劑的操作流程掛在墻上,要求工作人員在處方調劑工作中操作無誤、稱量準確,從而防止出現用藥失誤的情況,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此外,工作人員要提高自身修養,強化服務心理學方面知識,掌握溝通交流的技巧,在與患者溝通時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指導患者安全用藥。
衛生主管部門要對鄉鎮衛生院的硬件設施配備情況給予重視并加大督促力度,藥品具有特殊性,溫度、濕度調控設備能夠使藥房的藥品得到完好保存,按照規定,藥品的保存方法為:冷處保存的藥品溫度要控制在10℃以下,陰涼處保存的藥品溫度要控制在20℃以下,常溫保存的藥品溫度要控制在30℃以,同時藥房的濕度要控制在45° ~75°之間[6]。同時,根據醫院的實際需要,對藥房藥庫的面積予以增加,并增加藥櫥、工作臺、地貨架等設備,實現計算機網絡一體化。
鄉鎮衛生院藥房具有特殊性,受到了空間和人員的限制,這無疑增加了藥品保管的難度,導致成本和損耗的增加,從而影響到了資金的周轉。因此,在藥品采購時,要對醫院所在的群眾用藥需求、庫存水平、資金運轉等情況綜合考慮,做到藥品按需采購,制定藥品高低限量,在滿足患者用藥的同時,壓縮庫存,避免造成藥品積壓、損耗的發生。
鄉鎮衛生院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被群眾的認可度也逐漸提高,管理中涉及的內容越來越廣泛,但是依然存在著不足和缺陷,如藥房藥品管理制度不完善、藥學專業技術人才流失、硬件設施差等。本文對鄉鎮衛生院藥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改進措施,從而保證群眾安全用藥,維護群眾身體健康,更好的為群眾提供服務。
[1] 陳錦斌,饒欣. 鄉鎮衛生院中藥房藥品管理工作探討與改進[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9):938 -938.
[2] 陳李來,王永瑚. 鄉鎮衛生院中藥房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外健康文摘,2012,9(44):14 -15.
[3] 羅世銀. 鄉鎮衛生院藥房管理模式轉變的探討[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21):304 -304.
[4] 錢新民. 淺析鄉鎮衛生院藥房藥庫管理現狀[J]. 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9):344 -344.
[5] 喬慧萍. 鄉鎮衛生院藥房從業人員及藥房現狀令人堪憂[J]. 基層醫學論壇,2014,(z1):-3 - -3,5.
[6] 鄭勇,李長江,廖菁,等. 小康型鄉鎮衛生院藥品配送模式探索[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1,08(6):198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