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瑜
(合肥市第三人民醫院老年病科 安徽 合肥 230022)
當前,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的行列,老齡化社會問題將日益嚴重。由此而帶來的老年人看病難等醫療問題,成為了政府和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老年性疾病的高危性、高復雜性、多病種性對從業護理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因此適時引入全科化系統培訓,快速建立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老年病科護理隊伍,刻不容緩。我院老年病科自2012 年開展全科化護理培訓,對培訓效果在實際工作所發生的積極作用進行了客觀評估。
老年人發病初期往往具有突發性、高危性特點,病情發展迅速,且癥狀不典型,常常伴有多種并發癥,猝死率高。這時,就對現場當班的護理人員專業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不僅在急診急救的過程中能敏銳地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還要思慮縝密,進行多方位準確分析、判斷,同時使用熟練無誤的專業技能技巧,及時實施搶救和護理,為挽救患者生命贏得時間。對于能力過于專業化的專科護士來說這無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必須是掌握內、外、婦、等諸學科的急救護理知識及多種急救技能的全科護士方可勝任。
隨著社會的發展,老年疾病高齡化、病情復雜、病種多的特點日趨顯著。近年來我科收治的大多數老年病人普遍呈現個體患者多病共存,一病多癥或一癥多病,臨床表現復雜且不典型,容易發生并發癥或多臟器衰竭[1]。因此,培養具備全科護士專業素質的護理隊伍才能順應現代臨床診治的需求。同時,還要認識到老年護理的內容絕不僅僅局限于提高臨床護理技能,包括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生活自理能力及預防保健等方面的后續護理工作也必須及時跟進,如何有效的預防殘障的發生、讓患者減少痛苦[2],保障生存質量不下降也是衡量培訓成敗的重要指標。
我國老年護理發展起步較晚,缺乏專業的老年護理人員,醫院內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基本都是從其他科室臨床護士轉型而來,未經過專業的老年護理教育,對老年護理的認知程度參差不齊,個體專業綜合素質也存在較大差異,對科室整體治療水平造成了較大波動,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醫患矛盾。針對這種狀況,我院自2012 年在本院老年病科開始推行全科化護理系統培訓,優化護理隊伍層級管理,逐步縮小新老護士專業理論和技術操作水平,使住院病人的治愈率、好轉率上升,死亡率下降,患者滿意度顯著提升。事實證明,進行全科護理能力的培訓對于從事老年病科專業護理人員而言意義重大,對提高科室整體治療水平和工作效能十分必要。
綜合我院老年病科2014 年190 余例患者的住院記錄,針對臨床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歸納總結通過全科化系統護理培訓老年病科護理人員應具備如下基本素質及綜合能力。
采取專家講座、科室輪轉、護理查房等各種形式、多渠道分批次、反復開展全科護理系統培訓,目的是通過高密度的培訓讓全科護士不斷加深對內、外、婦、急救等各科護理特點的了解,包括康復、保健等方面知識[3],要求重點把握老年心肌梗塞、老年心瓣膜病、帕金森氏病、老年痛風、老年耳聾、老年更年期綜合征、老年睡眠障礙、老年便秘、老年神經系統疾病、老年呼吸系統疾病、老年消化系統疾病、老年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老年糖尿病、老年腎臟系統疾病、老年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等老年患者常見多發病癥的一般護理常規、臨床表現特征及急救護理的理論知識,從而達到夯實基礎,促進老年病科護士在臨床應急應變、病情分析判斷等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通過培訓輔以定期考核、帶教等方式讓科內98%以上護士達到熟練操作和使用各項護理技能及醫療器械的目標,使之成為隨時可以適應在復雜狀況下順利工作的高素質護理團隊,最大限度避免因排班、個體能力差異等客觀原因耽誤患者最佳治療時間,切實將"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用實際行動落實到實處。培訓重點科目:心電監護、心肺腦復蘇、心電圖識別、氣管插管、心臟電復律術、電除顫術、機械通氣患者的吸痰技術、深靜脈穿刺及維護技術、心電圖機的使用、呼吸機的使用,動脈血氣分析穿刺術等。
通過開展全科化培訓,使來我院就診的老年患者急救率、治愈率、好轉率等各項指標得到明顯上升,患者及家屬滿意度大大提高。證明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老年病就醫也將受到全社會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提升護士尤其是老年病科護士綜合護理能力變得至關重要,全科化培訓步伐刻不容緩。
[1] 王建榮,劉玉春,馬燕蘭。老年護理新觀念及老年人特殊問題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2);959.
[2] 廖玉瓊,和國艷,楊淑媛。老年病房護士對老年專科護士培訓的需求調查及分析[J],衛生軟科學,2014,4
[3] 焦立新。全科護士需具備的素質和能力[J],國外醫學:護理分冊,2001,20(3):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