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瑛子
(廣州商學院藝術設計系廣州市 511363)
“卡通形象設計”作為動漫造型專業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涉及到動漫讀物、影視動畫、游戲、動漫周邊產品、吉祥物設計、廣告、包裝等等領域。筆者在高校藝術設計系長期擔任此課程的主講老師,認為課程的教學方式還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間,具體表現在:(1)實踐課時安排較少,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2)教學中很少結合實際的市場需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踐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培養;(3)實踐環境的建設還不完整,缺乏必要的硬件措施。
“卡通形象設計”課程的教學除了讓學生掌握卡通造型的理論知識和創作技巧之外,應該將重點放在如何加強實踐在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將社會實踐性的特點充分運用到教學之中,以切實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為目的,采用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方式。
此課程教學目標明確,設計周期與設計規模不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科學規劃實踐教學的時間。比如:將整個教學時間分成前期、中期、后期三個時間段。前期的教學讓學生了解卡通的概念、類別等理論,理解、分析為主;中期講解卡通造型的創意方法與造型技法,讓學生全面進入動手訓練的階段;后期布置綜合性的卡通形象設計課題,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創意與造型能力的把握。
俗話說“功夫在課外”,課堂上的時間與資源設備畢竟有限,實踐訓練應該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可以布置類似“經典卡通作品的整理和分析”這一類課題訓練,選擇全球經典卡通形象進行資料的整理、分析,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地區和風格各異的卡通作品與卡通形象,了解這門學科在網絡、媒體、企業中的實踐應用,了解大眾的喜好、潮流與時尚。
設計的最本質的目的就在于解決實際問題,而非在課堂上“紙上談兵”地單純創作。課程后期的實戰課題是整個教學中最有訓練價值的一個環節,也是學習效果最好的檢驗。可以根據教學的節奏,將設計的選題與社會上的征集、設計競賽等活動相結合,或參與到合作企業的實際項目中。要求學生有針對性地創作,而不是毫無目的的創作。廣州美術學院在教授這門課時,與黑馬廣告公司合作,要求學生以卡通的表現形式設計“十二生肖”的形象。這種打破傳統的作業設置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及時地、靈活地運用所學的設計知識進行實戰訓練,以此提高動手能力,檢驗學習效果,并培養嚴謹的時間觀念和工作態度。
動漫作品的制作本身就要求具有綜合性高、技術含量高、團隊合作要求高的特點。所以,課題的完成可以依照企業運作的模式(或工作室的模式),通過建立項目小組的形式完成相關的任務,讓學生了解企業設計項目的實際運作過程。課題小組可仿照設計工作室模式,推選出負責組織與協調的“設計總監”、“美術指導”等,以團隊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課堂任務,充分鍛煉團結協作的能力和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
文字與語言組織能力的訓練,將使學生在今后的設計實踐和社會競爭中有更好的表現。可以要求他們用PPT的形式完成課題作業,在課堂上演示并講解自己的構思過程和設計作品,并且與臺下同學互動、相互提出建議,最后由老師綜合點評。這種實踐授課方式可以加強學生的教學的互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提高學生文案組織與口頭表達等綜合能力。
教學實習基地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校外實習基地;一種是校內實習基地。一般高校有較大的場地空間、充足的人才資源,可以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發展思路下,往企業孵化基地的方向發展。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起穩定的實習基地。通常以一個基地為一組開展實踐教學,教師安排課題進行設計和創作。學生在邊工作邊學習的模式下,培養了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不同的老師在此課程的教學方式上各有所長、各有特點,但以培養出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具有市場意識與創新精神的卡通形象設計專門型人才為目標的方向是一致的。學生只有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踐才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他們的設計作品更為貼近市場,由此可見,“卡通形象設計”課程的教學不能脫離市場而單獨存在,而是要依據市場需求加大實踐力度,在遵循教學大綱的前提下,通過大量個性化、多樣化的實踐性授課,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作熱情,真正地實現學以致用。
】
[1]呂江,朱曉飛.卡通造型設計[M].大連:大連理工出版社,2012.
[2]劉平云.卡通造型設計教學[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
[3]陳海璐.動畫角色設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黃馨儀.動畫創作中創造性思維的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4(8).
[5]于吉普.藝術實踐課程在設計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J].美與時代:城市,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