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軍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210017)
山區地形復雜,高速公路路線方案與地形、地質、水文、生態、環境等都有密切關聯。如越嶺線與埡口的控制息息相關;沿溪線則是與河岸選擇及線位高低關聯密切。路基大多為高填深挖,土石方量較大。縱坡稍有不同,土石方量跟著變動,其中不但牽涉到邊坡問題,還涉及到取、棄土場的征用,生態植被的恢復等問題。對不良地質情況的處治是設計當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山區高速公路選線從多年的地形選線,逐步提升為地形地質選線,即在考慮地形條件允許的基礎上,充分考慮路線所經地區的地質條件,避免由于工程建設而引發新的地質災害。設計方案要讓公路線位最為合理,達到工程最省、造價最優、運營安全、維護成本低的目的,從而使工程項目發揮最佳整體效益。
選線要注意控制以下幾點:
在勘測布線時,力求不占農田,不可避免時則可考慮:以最短距離的直線穿越,減小穿越長度;在平坦地段修筑路堤,擋水護田,在斜坡地段修筑路肩式擋墻或護足以減少占用農田或保護農田;在穿越梯田時要線位適中,通過合理的經濟點,切忌深挖高填。
對于線路經過村鎮居民較密,農田較多的平坦地段,一般填方量較大,就地借方困難,必然遠運借方,布線時應在滿足排水要求的情況下力求降低標高。對于山嶺重丘區的線路填挖方相差過大,如果挖方大,廢方多,將會給線路周圍的農田、水利、森林等生態環境帶來危害,在布線時應慎重考慮。
滑坡是一種常見的地質不良現象,對公路的危害甚大。因此在新建道路測設時,必須與地質人員密切配合,對線路走向進行認真細致的踏勘,若遇有大型滑坡等地質不良現象,線路則必須繞道通過或重新調整線路走向。對小型滑坡,經詳細調查,確定其滑坡性質及其穩定程度后再決定線路的穿過方式,設計相應的防護設施。
為了使線形流暢,將來行車安全、舒適,一般情況下不應選用極限指標,盡量少采用最小指標。但對于山嶺重丘區的線路勘測,特別是越嶺線,很難達到理想的技術標準和線型,不可以片面追求高指標,不必要增大工程量和建設投資。在選線時還是應力求平面順適,縱坡均衡,橫面合理。
推行標準設計,就是要根據近年來公路建設經驗,總結出使用效果好、造價低的圖紙,在一定范圍內形成固定的標準圖、通用圖,供大量重復使用。公路建設施工的標準是工程實際施工需要遵守的綱要,也是公路工程施工中需要遵循的科學依據,因此建設施工單位應該積極采用,在采用公路工程施工標準中應該采用標準設計,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工程施工預算,以節約建筑材料進而降低工程造價,否則一味地追求低造價是危險的,不科學的。
限額設計是促使設計單位改善管理、優化結構、提高設計水平,真正做到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產出的有效途徑。在設計合同中,應將限額設計內容和根據批準的總投資估算分解量化的各費用組成部分和各專業工程估算控制額明確列入合同內容中,使其在保證達到設計任務書各項要求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資額控制各自的設計,沒有特別的理由不得突破其限額。
推行限額設計制度,這是控制設計階段造價的另一有效途徑。具體的是按結構的部位或功能的不同,將資金拆分為若干單元,設計人員根據限制的額度進行設計,使設計人員清醒認識到設計應該從經濟角度出發,進行多方案設計優選,及時采取糾偏措施,既滿足工程質量和功能使用要求又不超投資限額。通過這種限額設計,能有效地控制整個項目的投資及造價,同時還可以確保重點項目的重點分項的資金投入。
對建設項目實施過程的造價管理來說,最難、最復雜的就是對工程變更管理。有效的造價管理應加強對工程變更的嚴格管理,重視對變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論證。設計監理工作要作好圖紙會審,仔細查出錯、漏項,盡量在施工之前完善好具體細節。受業主要求或者不可預見的原因帶來設計變更,要嚴格執行變更程序,需經原審批部門的重新審查批準,并由原設計單位提供相應圖紙。為了工程設計成果達到技術先進性、施工可行性和工程造價合理性,及時糾正設計中的缺陷和失誤,力求將工程變更的發生控制在施工之前。在階段性設計成果完成后,先由咨詢單位進行初步審查,提出初步的審查意見,以此為基礎,再由業主組織小范圍的程序性審查,通過后再進入下階段設計。這一方案可以及時督促設計趨于合理,造價控制在限額范圍內。反過來,也促使設計單位改善管理,優化結構,提高水平,真正做到“量體裁衣”。
設計時應在深人進行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各方面相關因素.結合實際情況,盡量降低工程造價。構造物的上、下部結構型式、高跨比、施工方案等無一不影響到整個構造物的工程造價,比如橋梁設計中跨徑與孔數的確定. 在總長度不變的前提下.跨徑越大. 孔數越少. 上部結構的造價就越大。墩臺的造價就越小,最經濟的跨徑就是要使上、下部的總造價最低。當然. 大型構造物對整條路線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設計時除了功能和經濟的因素外,還要考慮美觀及與環境的協調.因此一般一個較大的橋梁或立交應以不同的橋位、材料、結構、跨徑、墩臺、基礎形式等擬出幾個不同的方案進行比較,根據適用、經濟、安全、美觀的原則從中選出最優方案。
設計中重視多方案比較,多方案比較是衡量設計成果經濟性、實用性、可行性的有效手段。在公路建設資金相對緊缺、投資規模逐漸增大的今天,如何從技術上控制造價,已成為每個設計人員須要面對的新課題。
[1]交通部公路司.降低造價公路設計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1).
[2]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設計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1).
[3]劉伯瑩.公路設計工程師手冊[].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