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海燕
(江蘇建興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鹽城224000)
就目前而言,地基基礎出現不均勻沉降問題是建筑結構的常見問題,極易引起建筑結構的下沉或者傾斜,同時還會造成建筑基礎的斷裂以及建筑墻體的開裂等情況,對建筑結構的整體美觀和使用壽命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找出原因并采取防止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具體來說,建筑結構基礎不均勻沉降帶來的危害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1)建筑結構不均勻沉降會導致建筑物出現傾斜;(2)一旦建筑結構基礎不均勻沉降超過其結構自身的承受極限,建筑物墻體就會出現開裂,甚至傾斜下沉,給建筑項目功能的發揮和使用壽命帶來嚴重影響。
建筑地基的土體中存在著較多的空隙,使得其具有較大的壓縮性,一旦增加荷載時,土體內空隙的數量也會相應減小,導致建筑結構出現沉降現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建筑結構基礎土質的構成類型眾多,且極其不規則,導致土質有著較強的不均勻性,從而使得建筑結構的地基出現較大不均勻沉降的情況。
除了建筑結構基礎自身因素影響之外,建筑項目工程自身也會給基礎不均勻沉降造成一定影響。目前,許多工程項目為了滿足功能需求,往往具有較為復雜的結構體型,加上建筑物部分平面的不規則變化,極易導致建筑結構基礎出現嚴重的不均勻沉降,使得基礎的每一部分所承受的荷載量有所不同,從而導致基礎不均勻沉降。
通常情況下,為有效避免建筑結構基礎不均勻沉降,施工單位都會從建筑方面、結構方面以及施工方面入手,運用科學措施,有效提升建筑結構地基乃至整體剛度。眾所周知,對建筑結構基礎的沉降控制指的是在建筑項目的沉降期內,依據工程項目的結構復雜程度、規模大小以及施工場地的地質條件來選擇處理方式的一項工作。具體來說,主要表現為下面幾個方面。
對于建筑結構體型的表面設計而言,應盡可能簡單化,且具備一定的平整性和規律性最佳。一般而言,相鄰兩個建筑結構高度差較大時,在土質比較軟弱的區域,建筑結構時常會出現裂縫情況。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對建筑結構的體型進行合理控制,盡可能減少復雜化設計。具體來說,需要做到下面幾個方面:(1)對建筑物長高比進行合理控制。建筑物的長高比是其結構整體剛度的決定性因素,一旦建筑物長度多長,其縱墻將會因撓曲過大而導致開裂;(2)對沉降縫予以合理設置,將建筑物有效分為若干相對獨立的單元體,這些單元體因簡單的體型、較強的獨立性和剛度,而自成沉降體系,互不影響;(3)將相鄰建筑物之間的距離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對相鄰建筑的距離予以合理設計,有效控制。
在結構方面采取的措施應該從下面幾點入手。(1)合理設置圈梁。圈梁不僅具有一定的抗震作用,還大大提升了建筑墻體的抗拉、抗撓和抗剪強度,有效增加了建筑結構的整體穩定性。(2)有效增強建筑結構整體剛度,在施工場地土質較差的結構工程中,適當增加建筑結構基礎剛度,能夠有效提升建筑地基的抗變形能力,具體方法主要有箱形基礎、交叉梁等方式。(3)降低建筑結構自身重量。在建筑結構的總體荷載中,建筑物自重占據很大一部分,所以運用輕型結構、輕質材料等降低建筑結構自重的方式,能夠對建筑結構基礎不均勻沉降帶來明顯的改善作用。(4)對縱橫墻進行合理布置,在建筑結構中,承重墻承擔著結構承重的作用,其能夠對建筑結構的不均勻變形進行有效調節,從而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整體剛度。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科學選擇施工工藝。主要表現為下面幾個方面:(1)相鄰建筑物存在較大高差時,應該優先施工較高的建筑項目;(2)為降低附加應力,已經施工完畢的項目工程附近不可隨意堆積物品;(3)對地下水位進行合理控制,從而實現有效控制建筑結構基礎不均勻沉降的目的。
總而言之,新形勢下的建筑施工單位,必須緊跟時代發展,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并對建筑結構基礎不均勻沉降的危害及出現原因進行深入剖析和總結,并運用一系列合理措施,將基礎不均勻沉降問題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為確保工程質量奠定夯實基礎。
[1]張明希.建筑結構基礎不均勻沉降及其防治措施[J].中國城市經濟,2010,(12):12-14.
[2]張寶滿.建筑結構基礎不均勻沉降的原因及防治對策探討[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0,(5):71-72.
[3]陳忠.高層建筑基礎不均勻沉降處理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8):96-98.